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太二酸菜鱼母公司赴港上市 拟集资22亿港元
继海底捞(06862.HK)登陆港股创下上千亿市值后,港股市场对内地餐饮企业的吸引力大增。12月29日,网红餐厅太二酸菜鱼母公司九毛九国际控股(09922.HK,下称九毛九)公布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招股价为每股5.5港元至6.6港元,拟集资最多22亿港元。
根据招股计划,九毛九将于2019年12月30日开始招股,2020年1月8日定价,2020年1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计划发行约3.33亿股,占经扩大后总股本25%,其中国际配售比例为90%,香港公开发售比例为10%。
九毛九此次IPO引入4家基石投资者,共投入5500万美元。其中,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基金投资2000万美元,按招股价上限即6.6港元计算,贝莱德基金认购股份比例占此次新股发行量7.1%,占新股发行后公司已发行总股本1.77%。
九毛九是以华南市场为主的中餐企业,截至2019年12月22日,有287间自营餐厅及41间加盟餐厅,其中245间位于华南地区。九毛九西北菜及太二酸菜鱼是公司的两大主要餐饮品牌,二者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 98%。公司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87.6%。
其中,太二酸菜鱼是2015年新成立的网红品牌,聚焦酸菜鱼单品。酸菜鱼食材供给稳定,材料及制作容易标准化,与火锅同属中餐当中易于扩张的优质赛道。招股书披露,2019年上半年,太二的整体翻台率为4.9次/天,远高于九毛九西北菜的2.3次/天,也略高于火锅行业龙头海底捞的4.8次/天。同期,太二的收入达5.38亿元,已接近其2018年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长146.8%,主要因餐厅数量由2018年中期的33间大幅增加至2019年中期的91间。
安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太二的翻台率能赶超海底捞,原因在于商业模式有差异:太二定位为纯吃饭场景,菜品简化,店内服务简化且一桌不接受四人以上的顾客,可直接提高点餐、出餐和用餐的效率;而海底捞主打优质服务和社交场景,通过好口碑带来客流,翻台率提升效果不如太二。不过,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和同店销售额均高于太二。
九毛九近年来快速拓展餐厅网络,从2016年初的142间增长到目前的328间餐厅,这与其高度标准化的业务模式有关,九毛九在多省建立中央厨房并统一采购,在食材及供应品验收、清洗消毒、加工等方面都有标准化程序。九毛九CEO管毅宏在12月29日的香港新闻发布会上举例称,太二餐厅除了特色菜“老坛子酸菜鱼"之外,仅供应不超过23种其他菜肴,这样可精准把握所需的食材、烹饪方法以食物品相。
太二将是九毛九未来的重点发展对象,未来两年内,公司计划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新开180间太二餐厅,占总开店计划的65%。安信的研报指出,太二尚处于初步扩张阶段,在一线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海底捞餐厅网络扩张较为成熟,已开启下沉进程,二者的客单价皆随城市线级的下降有所减少。
招股书显示,本次IPO所筹款项中约72%将用于扩展餐厅网络、11%用于偿还贷款、10%将用作公司营运资本及一般企业用途、7%将用于增强餐厅供应及改进采购系统。
招银国际为九毛九此次香港IPO的独家保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