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功利论;道义论;企业;政府;消费者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从三聚氰胺事件到苏丹红、从地沟油到毒豆芽,随着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不断被曝光,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我国食品安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公共健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目前,法律和行政手段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两种手段,但是仅仅通过这两种手段是不能达到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目的的,毕竟法律对人们的约束是有限的,要想使人们从内心真正做到对问题食品的抵制,还是要通过社会伦理机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是内在的自律。要维护食品安全,仅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强调是不够的,对企业产品的安全性更应该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为了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企业、政府、消费者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为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得到更好地解决,从伦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伦理能与当前法律政策的研究相补充,本文就从伦理学角度对食品安全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伦理反思结合了企业、政府及消费者三个视角。在食品生产企业中,存在着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诚信意识不强等企业伦理缺失的现象;在政府中,存在着行政价值观的扭曲、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工作人员只注重个人私利等伦理失范的行为;在消费者中,存在着功利主义色彩严重、道义主义色彩不足、消费伦理观念与行为不统一的伦理偏失现象。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在四个方面对怎样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议,即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建设,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责任制及问责制,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与监督,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媒体监督和道德引导。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