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早期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机械通气;;镇静;;脑电双频指数
摘 要: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对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早期机械通气(MV)患者镇静过深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153例患者。依次采用3项干预措施:专项培训、定期数据反馈和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干预期共30周,等分为三个阶段。前瞻性地纳入在ICU接受MV(48 h以内)和镇静治疗的患者。收集呼吸机工作模式、镇静药物使用情况、Richmond镇静躁动评价结果、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和患者的临床转归。主要观察指标是干预措施对适当镇静和镇静过深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基线组纳入患者153例,干预组纳入患者379例。本研究所采用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可以减少早期MV患者镇静过深的发生(OR=1.63,95%CI:1.15~2.83,P=0.011),从而增加适度镇静的患者(OR=1.52,95%CI:1.12~1.99,P=0.014),并可以降低进行Richmond镇静躁动评价的频率[(4.00±0.12)次和(3.41±0.11)次,P=0.026]。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MV患者早期的镇静效果。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