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9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成品油价格新机制自3月份启动以来,定价权下放再成热点。
4月2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在舟山举行的“中国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上称,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企业,是中国油价改革中关键的一步,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彻底的市场化。
姜鑫民透露,“目前讨论的一个方案是,当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130美元以下时,政府向三大石油公司放权。这也意味着,成品油定价机制将从原先的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
在当天接受早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姜鑫民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路径中,走向市场化是其中重要的一步。”至于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目前仍是一种探讨。
推高油价的担忧
下放成品油定价权,是否会推高油价,也是业内担忧的一大问题。
“下放的前提是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姜鑫民称,市场化是改革的方向,在油气领域,民营企业的均衡发展是必需的;同时,地方炼厂要怎么发展,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话题。如何节省资源,逐步整合,提高效率,是非常需要的。
专业财经媒体报道,2009年底,在由国家发改委召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一周年研讨会上,中石油、中石化就曾提出,国际油价在80至100美元时可由石油公司自主定价。当时,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称,目前国内成品油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公司销售,国家发改委不可能把成品油定价权交给企业,如果油价由企业说了算,老百姓的利益将无法得到维护。
4月25日,分析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在三大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垄断的背景下下放定价权引发价格上涨担忧有些多虑,因为定价的束缚仍存。该分析师称,过去提及的方案是,如果国际油价在一定的区间之内,则三大油可以自己进行调价,不过最高零售价格定在哪里,依旧是要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调价公式来执行,“按照现行的机制,都是按照公式,那么到底是国家发改委调,还是三大油调,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只是由谁来说的区别。”
上述分析师称,正因谁调都一样,所以三大油考虑到舆论压力问题,并不希望接下这个烫手山芋,这相当于将三大油直接推向了前台。
“新调价机制效果不错”
姜鑫民称,目前90%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品油价格是市场化的,国内油价未来发展方向也肯定是要市场化的,“现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执行得不错,调价周期更短,更加市场化,效果不错。”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95元和4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9元和0.34元。
这是成品油定价新机制3月运行以来首次兑现调价,并创近9个月最大降幅。至此,今年国内油价已“两连降”。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发改委4月23日的声明,此番“调价执行时间为4月24日24时”,而不是按照此前惯例,于次日零时起执行。
此举或为兑现国家发改委关于“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都会调整一次,该降就降,该升就升”的承诺,避免周五调价推迟到周一。
至于此次调价幅度小于预期的说法,一位油气业内人士称,根据其所在机构的计算公式,此次调价的幅度是到位的,因此也是符合市场化方向的,“虽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没有公布目前调整后的挂靠油种是怎样的,但是我们通过与三大油内部人士(沟通),也基本知道大致的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透露具体的挂靠油种和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