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农耕文明与节气文化——评文化体验类节目《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
近期,一档深度解析中国节气意象的文化体验类节目《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探索中国各地具有时令特征的美景美食、民俗雅趣、特产风物,让观众在欣赏中国社会现实图景的同时,领略中华节气文化的独特蕴味,在海内外传播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不论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亮相,还是杭州亚运会以秋分开幕、寒露闭幕,这些节气元素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和雅致,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好奇和关注,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在这种创作趋势下应运而生,于每个节气在央视频播出。摄制组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前往全国各地,寻找能代表这一节气的青山绿水和风土人情。如在惊蛰、雨水、清明时节,前往绍兴、杭州等地,欣赏江南地区养眼的春色,进行挖笋、赏兰、采茶等春日活动。在夏至、小暑等酷暑时节,前往湖南沅陵,在酉水河上乘船探景,感受号子和龙舟文化;在避暑胜地福建武夷山,于暑气中寻找一方清凉,体验编竹、赏荷等通古贯今的消暑雅事。在菊黄蟹肥的秋分时节,来到苏州阳澄湖畔,看纵横交错的渔网,了解养蟹的故事;又前往有“菊城”美誉的广东中山小榄镇赏菊、品菊,享受寒露时节的清与雅。节目从一个个小切口出发,展现大好河山和富有仪式感的中华节气文化,彰显“国之大雅”。
节气文化镌刻着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记,也实现了与现代生活的融通。节目展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主持人和嘉宾带领观众在体验节气民俗、感知季节交替中体悟顺应规律、敬畏自然的人生哲理,从源远流长的节气智慧中汲取现代生活的养料。同时节目作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支点,也赋予了节气文化新视角、新表达和新内涵,甚至创造了与时俱进的新民俗。如在“清明篇”中,主持人通过焚香、插花、挂画和点茶连接古人生活,体悟清丽风雅的宋代生活情趣和古代诗人笔下的品茗之乐;在“立秋篇”,学习中医药知识和八段锦,了解古今相通的养生之道。透过节目镜头,古老节气与现代文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历史感与时代感完美结合。
在形式方面,节目融合了直播、评论互动、短视频及新媒体推送等融媒体方式,从第一视角切入,以主持人和嘉宾们满怀好奇心的探寻和富有沉浸感的体验,拉近了其和网友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芒种篇”节目组来到贵州丹寨县高要梯田,让主持人站在水田中插秧,体验“忙种”的快乐;“小满篇”则让主持人与蚕娘一起摘桑叶、喂蚕、缫丝,体验新丝上市时的各项劳作场景,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满足。在对话与探访之中,节目还着重呈现了耕耘的劳动者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故事,通过拍摄船工、茶农、渔民、采菌人、挖笋人的真实生活和劳动场景,让观众了解更加丰富的社会现实和人生故事,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
该节目外语版通过海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被多家海外媒体转载。节目所展现的风景风貌和蕴含的文化哲思令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网友着迷。他们纷纷表示“太美了”“好治愈”。对于“小暑篇”,有法国网友评论道:“虽然我知道现在只是‘小’暑,但这会儿的热气可一点儿也不小。”非洲网友好奇地询问道:“这个植物(荷花)可以种植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吗?”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以融媒体的传播形式,让中国节气文化出圈海外,让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为影视创作如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