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高校预算分配应着眼于整体水平提升
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2023年部门预算。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对比2022年度部门预算,绝大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2023年度预算总经费有很大幅度的上涨。
每当高校预算公布,媒体通常会做出一张张统计榜单,进行排名甚至攀比。最简单的统计是,今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20所高校的部门预算超过百亿元,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有人称今年新增的5所预算超百亿元高校“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更将百亿预算以上高校再进行细分,例如,将今年预算继续保持最高位并首次突破400亿元的清华大学称为“国内最富大学"“最有钱的大学"“唯一400亿大户",又将高校按预算200亿-300亿元、100亿-200亿元逐一分类进行分析。
诚然,由于财政拨款是中国高校的最主要资金来源,部门预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经费,而充足的办学经费对于高校增强实力、获得快速发展是重要的前提。然而,以高校所获的部门预算对高校进行分类排名,并颇有点以此来定个三六九等的攀比心态,难免失之偏颇。
实际上,每所学校的资源禀赋、所处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和专业不同,教育成本自然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导致所需经费的不同。最直接说明单纯以一所高校整体部门预算的多少对学校进行分类不科学的原因在于,每个学校的学生数量有着很大差别。有媒体对2023年的高校生均经费进行了统计,除了清华大学之外,与收支总预算的榜单立马变得不一样,例如,在总预算榜单分别排第16名和20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进入前6位,而总预算榜单第5的中山大学在生均预算榜单里排名就出现了下滑。
生均预算比收支总预算或许更细致一些,但也只能从侧面呈现高校的收支状况。与其比较高校预算经费的多少,不如对比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尤其是在与高校学科专业布点教育优化改革的方向能否匹配。
长久以来,社会舆论及高校本身,都将是否能入选“985工程"“211工程"作为重要指标。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985"或“211"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对以财政拨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中国高校而言,这确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但这也会导致容易出现胜者全得的现象,即进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尤其是重工科的高校更容易获得预算经费,于是高校不顾自身禀赋扎堆发展工科,越是容易聚拢资源的高校越是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而“双非"高校则极易进入没有经费、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这就会导致教育经费更多是用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教育资源投放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019年,教育部决定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22年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不再作A类、B类的区分。这样的变化与尝试,显示的正是将投入重点转移到对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支持,并尽量淡化以高校为单位的分配模式。
本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要“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并强调落实好“一校一案"原则。要实现因校制宜,正是要根据不同学校所擅长的教育与发展方向、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作出与之相匹配的预算安排。正如教育优化改革方案不应设置“一刀切"的量化标准而产生反向优化的效果,高校的预算也应当结合学科建设新布局进行考量,尽可能实现预算投入的结构性平衡,避免赢家通吃、名校独大的状态,如此更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