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救灾扶贫如何实现可持续专家建言要挖掘企业资源
过去十年,我国参与自然灾害救援的公益组织数量、投入救灾款物规模不断递增,涉足的救援领域以及救援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5月7日,在“灾害风险管理助力脱贫攻坚——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研讨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鹏表示,中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因灾致贫占贫困人口的20%,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易反复的因素之一。
王鹏称,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创新不断推动乡村灾后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让人们更加认识到救灾扶贫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国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专门对“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作出了重要部署。2015年10月,民政部印发的《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和操作规程,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救灾工作。
公益组织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创新灾害救援模式,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组织灵活、服务多样的优势。自2008年以来,公益组织救灾模式也从属地救灾逐渐转向联合救灾,从单纯的紧急救援转向防灾减灾、备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全领域灾害风险管理,救援项目从“赠予"式向受益人“参与式"、“合作式"多重模式发展。
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害救援部助理主任刘志华称,汶川地震灾后十年间,中国扶贫基金会总结有关救灾项目中群众发动不够、参与度不高、组织基础薄弱、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救灾扶贫项目。具体来说,有四种模式:一是通过乡建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善品公社等生计扶贫项目;二是通过全民公益模式打造爱加餐、爱心包裹等教育扶贫项目;三是通过回应灾区深层需求打造“童伴妈妈"、公益养老等健康扶贫项目;四是通过NGO(非政府组织)合作打造公益同行等基层社会组织扶贫项目。
据统计,十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开展149次灾害救援行动,支出救灾款物14.1亿元,对受灾害影响的贫困地区群众提供针对性帮扶,直接受益人数累计达541.19万人(次)。
刘志华认为,救灾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以灾区需求为本质,除了人的需求以外,还要考虑研究灾区的民众、家庭、社区包括市场的需求;第二是加强自身专业能力,规范运用社会资源,要把企业的资源挖掘出来,真正帮助灾区的民众,让资源效益最大化;第三是不断进行项目改革创新,寻找灾区贫困民众的脱贫之道;第四是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扶贫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