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单位:杨远亮,杨忠岐,王小艺,YANG Yuan-liang,YANG Zhong-qi,WANG Xiao-yi(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喻锦秀,颜学武,YU Jin-xiu,YAN Xue-wu(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加工时间:2013-11-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关键词:松褐天牛肿腿蜂;松褐天牛幼虫;生物防治;取食寄主;寄生寄主;Sclerodermus sp.;Monochamus alternatus larva;biological control;host-feeding;parasitism
摘 要: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雌蜂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补充营养习性及刺蛰、取食致死寄主行为在防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表明该种肿腿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在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