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联合CIK细胞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450000
加工时间:2014-04-15
信息来源:天津医药
关键词:肺肿瘤;癌;非小细胞肺;抗肿瘤药;喹唑啉类;杀伤细胞;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厄洛替尼
摘 要:传统的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已到了一个“平台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的问世使非小细胞肺癌的总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1]。对于亚裔、腺癌及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尤其是EGFR基因突变的人群,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实验都验证了厄洛替尼在一线肺癌治疗中的地位[2]。但因该药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在一线化疗失败后才选择厄洛替尼治疗,因此有效率明显低于一线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二线靶向治疗的有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其主要治疗靶点为肿瘤细胞表面的NKG2D配体。有研究表明,厄洛替尼可以上调肺腺癌A549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3]。笔者二线应用厄洛替尼联合CIK细胞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一线化疗失败肺腺癌患者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