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1 篇
478086 篇
16322 篇
11773 篇
3943 篇
6548 篇
1254 篇
75673 篇
37947 篇
12176 篇
1667 篇
2870 篇
3423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城投“信仰"破灭 呼和浩特经开10亿元PPN违约
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以来,债券市场投资人经历了各种“信仰"的轮番破灭:国企、央企、AAA评级等。这一次,轮到了城投债。
2019年12月6日,是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呼经开)2016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6呼和经开PPN001"回售到期日及付息日。当晚,上海清算所发函称未足额收到发行人付息兑付资金,该期债券正式违约。
“16呼和经开PPN001"发行于2016年12月,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6.8%,期限为3+2年,附第三年末发行人利率调整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主承销商为恒丰银行,是呼经开公司惟一一只发行及存续债券。
呼经开所在的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呼市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2000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2005年,呼经开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由呼市经开区财政审计局100%持股,是隶属于开发区的国有企业。
城投属性确认
违约消息传出后,业内对呼经开是否属于城投公司有一定分歧。
由于呼经开主营业务有较多产业类投资,包括光伏、物业、汽车租赁等,同时公司员工人数较多,部分投资人认为呼和经开不属于典型城投公司;WIND分类亦未将其列入城投债。
根据呼经开官网介绍,目前公司主要经营资本运营、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公用事业、环卫绿化、光伏发电、农业产业化、供排水、物业管理、汽车租赁等业务。截至2017年底,呼经开总资产176亿元,员工700多人,拥有13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公司、3家参股公司。
但随着相关资料逐步公开,市场开始认可呼经开的城投公司属性。“看了发行协议和评级报告后,基本确认这就是城投债了。"一位券商债券投资经理对财新记者表示。
财新记者获得的该期PPN定向发行协议显示,作为呼和浩特市经开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呼经开在资产划拨、增加注册资本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4年,呼市经开区财政审计局将1.8亿元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至呼经开旗下子公司,将5家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呼经开;2014年至2015年,呼经开分别收到项目补贴2.2亿元和1.24亿元。
主营业务方面,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收入一直是呼经开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2015年占比分别为47.52%、91.65%;2016年上半年则进一步攀升至96.91%。而在风险提示一节,呼经开提到政府财政性资金流入占比较大、主营业务结构单一、优质资产划转及融资平台政策风险等,均与政府密切相关。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金诚)在2015年9月出具的评级报告中称,呼经开是呼市经开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的区域专营性,开发区政府给予了有力支持。
获得财政补贴和主要收入来源依赖地方政府,意味着呼经开成为债市首个违约的城投公司。
流动性紧张早有端倪
呼经开本期PPN违约早有端倪。早在一个月前,即有消息称发行人无力筹措回售资金,与投资人协商希望能取消回售。
而在三年前的定向发行协议中,呼经开的资金紧张状况亦有所体现。发行协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呼经开金融机构授信总额33.36亿元,已使用32.51亿元,剩余授信额度不足1亿元。
由于城投公司的特殊属性,呼经开资产构成以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为主,流动性较差,公司利润对政府财政补贴依赖较大。2013年至2015年,呼经开存货占当期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70.31%、25.70%和24.37%,而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14.70%、10.40%和13.27%。
发行协议指出,若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将对公司回款产生不利影响。
东方金诚评级报告亦指出,呼经开在建及拟建项目后续投资规模较大,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压力。而受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补助资金减少影响,呼市经开区上级补助收入逐年下降。
2019年以来,呼经开已发生多起非标违约和涉诉事件:5月8日,中江信托要求法院冻结呼经开及旗下公司4亿元财产;7月1日,呼经开又因融资租赁纠纷涉诉,被要求支付租金、违约金等近亿元。天眼查显示,2019年8月至10月,呼经开已有四次被执行记录,执行标的合计约4300万元。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经济实力较弱,2018年GDP为1.73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1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28.3%,降幅排全国第一。此外,内蒙古财政自给率亦不高,2018年数据为38.6%,对中央转移支付、上级补助等依赖性较强。
市场对内蒙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注,在地方债券发行中亦有所体现。2019年4月9日,内蒙古专项债券利率较下限上浮50个基点(BP),创当时地方债上浮利率新高。国盛证券研报指出,自2009年以来,在上浮利率超过50个基点(BP)的地方债中,内蒙古的平均上浮利率最高。
目前已有债券投资人担心,呼经开违约波及内蒙古的其他城投发行人。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呼和经开私募债回售违约可能本身影响不大,不至于在短期内引发系统性风险,但不排除引发机构自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