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养老医疗机构获政策利好,规模或扩大到1.4万亿
加工时间:2015-12-02 信息来源:EMIS
关键词:养老;医疗;政府
摘 要:
内 容: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一系列新促进措施,这将是推动未来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磅利好。新的促进措施有四大亮点。

首先,“医养结合措施,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这将有助于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做大规模,成为医院术后和慢病的转诊选择之一。

过去五年中国的养老机构发展有三点规律。一是总体养老机构的服务容量和老龄化相比仍然很弱。201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增长到2.21亿,养老机构的数量大约是4.4万,有663万张床位,每千老人有30张床位。未来五年的期望发展到每千老人4050张,仍有很大空间。第二,市场无序竞争,缺乏标准,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能力如护理康复。第三,因为缺乏服务质量保证和专业特色,空置率仍然很高。

受到政策利好和老龄化需求的刺激,未来的养老服务机构会朝着另外一个轨迹发展。目前的养老服务机构可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够存活到2020年,代之以起的将会是注重专业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其核心包括三点:配备专业的服务人才尤其是康复和护理,以管理医疗机构的模式来管理医养服务机构,以及和外部医疗资源整合拓展其医疗服务半径。

在这样的利好和市场转型条件下,估计未来的养老服务机构有接近一半的收入将来自于专业医疗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

第二,“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病、康复、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这将极大有利于养老机构申请许可进入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领域,大大刺激医养服务市场发展。

未来的养老机构的服务半径将从机构内部衍生到整个医疗服务市场,具备专业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将可能扩大其服务范围,通过卫星模式开办康复中心、社区老年病中心、中医医院等专业机构。这些机构将为术后或康复后离开养老机构,但仍需要长期跟踪和照顾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有助于长期抓住用户,做大市场规模。

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对于目前经营定位不清晰的二级医院来说可能是福音,将有机会转为专业老年人医疗服务机构。

从卫计委最新公布2014年就诊量数据来看,三级医院仍然是增加最快的,而二级医院相比其他医疗机构处于最为尴尬的地位。比如从住院来看,20132014年二级医院的入院人数增长率仅6%,低于一级医院的9%,远低于三级医院的15%。因此,此次国务院的重磅利好将为这种转型带来思路,有一部分经营不善,定位不清晰的二级医院很可能有机会被民营资本收购,然后发展成专业老年人医疗机构。

第四,“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会议决定,在全国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这意味着未来医养机构的支付方向,更多的养老医疗服务可能获得政府在医疗支付上支持。

因此,政府为养老医疗的支付范围将有可能逐步扩大,虽然目前养老服务的自费比例仍然很高,但未来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尤其是护理等专业服务将有助于提高这些服务的可获得性,成为市场快速扩大不可缺少的条件。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