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养老金不够怎么办? 发展二、三支柱 银行参与空间大

加工时间:2021-09-17 信息来源:CBN《第一财经日报》
关键词:养老金;数据发展;银行;
摘 要:
内 容:

[ 至于退休人数,2020年年底是1.06亿人,2050年将提高到2.7亿人,增加近1.7亿人。 ]

我国养老现状如何?如果用一句话描述:80、90后这代人,等到退休时如何面对养老金不够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邮储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丽娜、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四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养老压力增大

数据显示,30年后,中国或出现“一个在职员工养一个退休员工"的情况,极大增加了养老压力。不过,目前的数据尚对“一个人养一个人"的模式提供不了支持。

《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显示,2020年城镇企业职工登记参保人数是2.76亿人,到2050年将提高到3.4亿人,30年里仅仅增加7000万人左右。

至于退休人数,2020年年底是1.06亿人,2050年将提高到2.7亿人,增加近1.7亿人。

根据上述数据得出的参保赡养率2020年为38.3%,到2050年将提高至81.8%。

“赡养率的倒数是抚养比,抚养比即是指几个人养一个。如果按照2020年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算,是2.6个人养活1个人,到2050年将提高到1.2个人养活1个人,就业人口的压力提高了一倍。"郑秉文说道。

如果按照实际缴纳的“缴费赡养率"(到2050年该数据为96%)来计算,由于其倒数接近1,也就是说,“30年后的今天,几乎是一个人养一个人。"

如果30年后,真正出现“一个在职员工养一个退休员工"的模式,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需要和养老金缴费率完全画等号。

“如果替代率维持46%不变,缴费那边的人必须得缴46%。而目前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从前年的28%,下降到了现在的24%。可是缴费赡养率表明,如果养老金缴费率不达到46%,养老金替代率必须下降。"郑秉文说道。

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确实能减轻在职员工的压力,但这也就意味着,退休以后能拿到的退休金也在减少。所以替代率的下降空间还有多少,仍旧留有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缺口也在逐渐扩大。

郑秉文说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现在为4.8万亿元,到2027年将达到峰值,从2028年开始收不抵支,从此以后(增长)会一直为负数。那么假定我们用这些余额每年填补缺口,填补到2035年的时候,余额就会用光。"

发展养老二、三支柱

养老问题何解?多位专家表示,方法无非在于夯实社会财富,让更多资金流入养老领域;发展养老资金的第二、第三支柱。

养老第一支柱是指法律强制的公共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度;第二支柱指企业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是基于个人意愿和完全积累制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由个人自愿缴费。二、三支柱均为“积累制度"。

事实上,为应对养老问题,从2019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印发了关于养老金改革的一系列文件。

比如《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今年1月,中办、国办又提出“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开展长周期考核";今年两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郑秉文归纳指出,中央最近一年半的所有政策动态指向两个关键词,一是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第二个是建立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也就是发展第二、第三支柱。

以美国为例,其第二、第三支柱在整个养老体系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刘丽娜总结了美国养老体系的几个突出的特征:其三个支柱的比例为1:6:3。大家耳熟能详的401K、403B这些产品的账户,已经达到16万亿美元,这些数据囊括在第二支柱里;而美国第三支柱下的账户规模近十年异军突起,达到了8万亿美元。

第一支柱在美国整个养老金体系的占比越来越小。

刘丽娜指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二、三支柱的发展滞后,可持续性存在隐忧。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完整性都与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而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要在账户层面、在商业银行建立一个非常复杂的账户体系,这个账户体系可能需要开户、缴费、查询、托管、支取、监管、税收方面形成一个闭环。

这个体系的复杂之处在哪儿?

刘丽娜梳理了相关监管制度后指出,这里至少包括了机构的准入、客户的准入、投资的制度、信息披露、产品托管、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等。参与监管机构也是形形色色。

“我们当时评估了一下,如果在中国建立个人养老金体系非常难,起码在监管机构的协同上就要花非常多的时间。所以对这个体系的建设,我们当时不是非常乐观,这是第二个短板。" 刘丽娜说道。

商业银行参与空间大

刘丽娜表示,商业银行参与程度低,导致从储蓄向养老资产转化渠道不畅,是养老体系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

但是,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一系列天然条件,在养老金体系建设中,又有着天然优势。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切金融服务的入口都是在账户。

“所以我们现在没有把个人储蓄向养老资产打通,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参与难度大,或者说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刘丽娜说道。

此外,中老年客群最为熟悉、最为信任的金融机构就是商业银行,该优势也是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比拟的。

以邮储银行为例,总计四万多个物理网点,99%都是在中国的县市,而70%的网点是在县乡。

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邮储银行11万亿元的负债里将近10万亿元、也就是约90%来源于零售端。

刘丽娜说道:“(这种情况)在同业市场非常少见。90%的存款负债又来源于个人。而这些个人负债里,接近10万亿元的存款里面,50岁以上的客群占比接近一半。所以邮储银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老龄化的银行。

刘丽娜总结道,老年群体长期以来对于银行的信赖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种养老和养老客群血脉相通,是很多商业银行存在的优势。

张健华表示,为了服务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商业银行更多扮演的角色是账户,就是托管资产,保证这种资产真正配置到一些符合规定的产品中。

因为任何一个客户要想理财,比如买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基金,没有银行账户是做不到的。

“商业银行针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可能面会更宽一些,因为我们的产品可以从储蓄存款,即相对更加安全的金融产品开始设计。因为商业银行有储蓄功能,也只有商业银行可以用表内的资产承担财富管理。当然了,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短板,需要我们用大量的资本去支撑,即所谓的重资产运营,重资产业务有重资产业务的弊端,可能在估值方面会低一些,不如其他的轻资产机构估值高。"张健华说道。

张健华表示,把客户留住、成为银行自己的客户,这个是核心。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