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9 篇
13900 篇
477525 篇
16243 篇
11751 篇
3910 篇
6517 篇
1246 篇
75523 篇
37557 篇
12135 篇
1653 篇
2849 篇
3405 篇
641 篇
1239 篇
1972 篇
4905 篇
3860 篇
5430 篇
近年来,部分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再次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面对的突出问题。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及电解铝等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对于电力供应、资源消耗、大气质量(如PM2.5)、水体污染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近日,有国内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根据今年1-5月对四大行业部分重点企业的调研情况,详细解读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形势。首先是钢铁行业,主要是高端产能过剩。2012年中国粗钢产能9.5亿吨(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约9.2亿吨,冶金规划研究总院调查的约9.7亿吨),粗钢产量7.2亿吨,产能利用率约76%,略低于美国、日本设定的78%的产能过剩临界点,从总量上看属轻度产能过剩。当前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的,以及高端的板带材过剩——这种“先进产能”而非“落后产能”的过剩,非常值得警惕。横向比较看,2012年中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为533公斤,离发达国家的峰值消费量平均值726公斤还有一定差距。
其次是水泥行业,已到达阶段性顶部。2012年水泥产能利用率约为79.04%,较2011年的80.4%略有下降,但行业整体利润下降了45%,属于轻度过剩。但从中长期看,中国水泥消费仍有增长空间,随着城镇化率提高,水泥需求量仍会快速增加。
然后是平板玻璃行业,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2012年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约270条,其中停产冷修的约30条,产能利用率约79.9%,连续三年持续降低,略低于发达国家80%的临界值。金融危机以来的房地产和汽车救市政策,使玻璃市场大幅扩容,投资猛增。2009年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近100条,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
最后是电解铝,产能过剩情况比较突出。2012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700万吨,产量为2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07%;市场销量1902万吨,产销率95.1%;电解铝企业亏损面达到93%。2003年以来电解铝产能年增幅在25%左右,原铝消费年复合增长为17.5%,这种背景下,现在根据在建产能测算,2015年全国电解铝产能可能超过3300万吨,新疆等西部地区还有大批拟建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