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
摘 要:
内 容:据报道,三季度以来国内港口集装箱的正常“闭环"循环已经完全紊乱。当前,国内每出口3个集装箱只能返回1个,中国几乎所有的港口集装箱奇缺,货物大量积压在码头。与此同时欧美、东盟、澳大利亚等地港口滞留与堆放着大量集装箱,导致港口严重淤塞、瘫痪。分析指出,集装箱在国内外港口供需配置上的严重失衡根源于疫情差异,欧美等地经济虽出现反弹但疫情还在肆虐,港口现场劳动力极度短缺,清关速度显著放慢,到港货物得不到及时卸载,许多进口的物资甚至长期滞留在集装箱内,中国先前货物出口60天可返回的集装箱如今足足往后延迟了40天之多。此外,欧美国家消费增加,中国商品进口需求的放量增长,而东南亚、南亚国家因疫情影响导致工厂开工不足,部分出口订单转移到中国,更加剧了集装箱的需求压力。承运企业运力的错配也助推了集装箱的奇缺。疫情发生后,全球海运贸易出现3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国际权威分析机构甚至预测,2020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会下降10%,集装箱运输会发生高达200多亿美元的亏损,中外航运企业纷纷选择停航,同时大幅拆解闲置的集装箱船,更多的航运公司还通过选择空白航班、退租船舶等手段来减轻财务损失,全球集运业闲置运力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1%以上。而当运输需求特别是全球对中国货物出口需求猛增的时候,运力难以及时启动、补充,导致外运压力不断叠加、增大。集装箱的紧缺,加之承运企业趁机加收缺柜费、码头拥挤附加费等费用,综合测算下来,国内出口企业所需支出的海运费同比剧增了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