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北山成矿带霍勒扎德盖金矿床碲化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疏孙平;张静;陈衍景;李雷;李秋根;王琦崧; 加工时间:2018-03-10 信息来源:岩石学报
关键词:碲化物;逸度;霍勒扎德盖金矿床;北山成矿带
摘 要:甘肃省霍勒扎德盖大型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的黑鹰山弧内,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内的裂隙或断裂中。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分别形成(磁铁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石脉。本次研究通过矿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在该矿床Ⅱ阶段矿石样品中首次发现大量碲化物,该矿物系列主要产出在黄铁矿、石英中或其裂隙内。矿区已发现的碲化物包括碲金矿、斜方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汞矿、碲铋矿等;金银矿物仅以碲化物的形成存在。Ⅰ阶段流体的硫逸度(logfS2=-11.1~-9.5)较高、碲逸度(logf Te2≤-12.8)较低,Ⅱ阶段流体显示低硫逸度(logfS2=-13.5~-10.2)、高碲逸度(logfTe2=-11.1~-7.8)特征。碲化物的发现揭示了矿床与深部幔源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不能排除矿区英云闪长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