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无人零售赛道热度重燃

加工时间:2022-06-22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关键词:无人零售;经营模式;
摘 要:
内 容:

无人零售是指基于智能技术实现的无导购员和收银员值守的新零售服务。在资本看来,线下无人零售场景极具商业价值,是品牌触达消费者不可替代的线下渠道。随着疫情的反复,“无接触"成为零售行业的一大关键词。长久来看,因为具有传统零售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零售前景可期。

近日,北京友宝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宝在线)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有望成为“自动售货机第一股"。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无人零售经营商,拥有超10.27万个无人售货点位组成的点位网络,遍布全国288个城市及31个省级行政区。更加引人关注的是,该公司成立11年来累计获得10余轮融资,背后汇集了一众明星机构和行业巨头。其中,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鑫持股16.68%,为第二大股东。

友宝在线欲赴港上市的举动,也让市场再度将目光聚焦到无人零售这个赛道上。今年以来,沉寂许久的无人零售赛道热度重燃,无人零售是否依然前景可期?

冲击资本市场

据了解,友宝在线成立于2011年,旗下智能零售产品包括友宝智能货柜、友宝智能售货机、友咖、友唱KTV等。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友宝在线已经构建了一个覆盖学校、工厂、办公场所、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等核心消费场景的销售点网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友宝的点位网络由超过10.27万个无人售货点位组成,遍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288个城市,其中有81.3%集中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友宝在线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无人零售经营商。

目前,友宝在线的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业务板块:智慧零售、供应链运营服务、数字增值服务和其他。其中,智慧零售业务的收益主要来自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零售所得。

自动售货机是友宝在线的营收支柱。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友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27亿元、19.02亿元、26.76亿元。其中,智慧零售业务产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6.5%、70.3%及71.6%。招股说明书还显示,2019年—2021年,友宝在线的净利润分别为3964.9万元、-11.84亿元和-1.88亿元,后两年累计亏损达13.72亿元。

尽管业绩不佳,但友宝在线却颇受资本青睐。成立11年来,公司累计获得10余轮融资,其背后汇集了凯雷、云锋、北极光、中金、春华、蚂蚁集团、银泰集团等一众明星机构和行业巨头。

从股权结构来看,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披露日,王滨(公司创始人)和其一致行动人陈昆荣合计持股21.99%,蚂蚁集团100%持股的上海云鑫持股16.68%,春华资本控股的春华荣顺持股5.56%,中金资本控股的中金启元持股3.96%。

有一众大牌机构加持的友宝在线,其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实际上,此次赴港提交上市申请已经是友宝在线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早在2016年12月底,友宝在线就与中信建投签署了创业板上市辅导协议。不过在2021年3月,其发布公告称与中信建投签署了《终止辅导协议》,一致同意终止该次创业板IPO辅导。

友宝在线也曾尝试借壳上市。2017年7月,新华都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司拟向友宝在线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友宝在线,最终未能完成。

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是友宝在线背后的资本“等不及"了,还是公司看到无人零售市场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友宝在线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此次IPO募得资金,部分将用于公司点位网络的覆盖及渗透,其余则用于进一步发展供应链能力、提升技术以及对无人零售行业中具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和收购等。

赛道热度回升

因为阿里、京东等巨头的入局,2017年被视为“无人零售元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进入无人货架市场的初创企业不低于50家,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达2.5万个,无人超市落地近200家,而果小美、猩便利、缤果盒子等相关企业也都是在那一年集中成立的。另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同年,无人零售的融资数量也攀至高峰,全年融资额高达43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2018年,无人零售从风口迅速进入寒冬。当年,七只考拉和果小美先后被爆出裁员,前者裁员比例高达90%;另一家无人零售公司小闪科技也在2018年10月申请了破产清算。

今年以来,无人零售赛道似乎战火重燃,这一领域的动作突然多了起来。今年年初,顺丰旗下的无人零售项目“丰e足食"完成新一轮融资,股东包括软银、中金、深国资旗下深创投,其中软银持股达25%,深创投持股7.43%,中金持股6.25%;明德控股持股25%,董事长袁升彪持股12.5%,总经理单新宁持股11.11%。

每日优鲜成为无人货柜公司“在楼下"的100%持股股东,同时对无人零售业务进行升级,其智能购物柜先后落户苏州、成都两地。据悉,每日优鲜便利购在苏州目前有超过400家的合作企业,在成都更是拥有700多家的合作企业。每日优鲜表示,便利购目前在硬件软件等方面都具备了雄厚的基础,并且已经研发出了视觉识别等高科技识别技术,用于更精准的商品智能化识别。

此外,钱大妈推出无人货柜项目“菜吧",在深圳、广州开出了近百家网点;元气森林准备入局无人零售,目前已组建起了多个团队,并在内部定下了2022年年底前在全国铺设10万台智能货柜的目标;AI无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云拿科技"完成Pre-B轮融资;百果园也宣布和智能无人货柜解决方案提供商兔子商城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友宝在线赴港申请上市更是令这一赛道的热度再次升温。

前景依然可期

近年来,随着无人零售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无人零售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由2017年的135.86亿元增至2021年的282.7亿元,预计2022年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将达348.21亿元。同时,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快速增加。2021年,据行业内估算,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人,预计到2022年年底将达2.3亿人。

与此同时,我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2016年无人零售相关企业3136家,2019年增至5830家。2020年以来,疫情使传统实体零售遭受极大影响,无人零售聚焦“无接触"式消费需求,为居民提供正常生活服务,相关业态蓬勃发展,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增加。2021年新增无人零售相关企业18888家,预计2022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将突破2万家。

业内人士认为,线下无人零售场景极具商业价值,是品牌触达消费者不可替代的线下渠道。长远来看,因为具有传统零售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零售前景可期。

首先是用工成本上涨倒逼无人零售加速发展。近年来,企业的用工成本持续上涨。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私营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017年的42359元增至2021年的58071元。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变得更加珍贵,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零售业,快速上涨的用工成本助推了无人零售发展。

技术的发展也将驱动无人零售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将为无人零售的实现及发展给予技术驱动。同时,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支付的便捷性,让大众习惯了随时随地使用支付工具,移动支付也为商家和消费者以及一些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产业的发展也将驱动无人零售产业发展。

受疫情影响,在“无接触"的诉求下,无人零售也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自助无人式"消费习惯正在加速培养。未来,消费者为便利性买单习惯的逐渐养成将进一步驱动无人零售行业发展。

(陈辰)

链接 〉〉〉

无人零售:好赛道

尽管这些年无人零售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业内认为无人零售仍是一个好赛道。

首先,判断一个赛道,或者说这个赛道所对应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主要看三点:其一是能不能提高用户体验,其二是能不能提高行业整体效率,其三是否符合技术创新叠加模式创新的“竞争力壁垒构筑原则"。

毫无疑问,在特定的场景下,比如企业、大型室内场所,无人零售模式满足了人们购买日常快消品“最后1分钟"“最后30米"的刚性需求,也让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支出和运营不专业的问题,企业端和用户端的体验都得到了提升。

从效率来看,无人零售解决了传统零售高人力支出的短板,通过集约化运营+规模化收益,建立了人效高、坪效高、综合运营成本低的新业态,提升了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个赛道既不是纯粹的模式制胜,也不是纯粹的技术制胜,而是需要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制胜。所以,无人零售仍是一个好赛道。

无人零售:难赛道

无人零售也是一个难赛道。具体来说,行业有四大难题:物流难题、运营难题、系统难题、管理难题。这些难题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嵌套的,并不是单一环节解决了就可以整体突破,必须每个环节都有所突破,之后才能考虑整体的竞争力提升。

例如物流难和运营难,无人零售的模式决定了必须运营相当规模以上的点位才能平衡成本,这就要求整体的格局不能小。然而,单一点位、单一设备的备货量又十分有限。

假设一个设备有40—60个SKU(库存量单位),按用户每月平均购买4—5次来算,一个50人的企业里的设备,每周至少要做到一至两次的补货,这就涉及到物流和仓储的设计问题,如前置仓设置与分布中的“多仓短线"和“大仓长线"该如何平衡,运维人员的补货波次与补货效能如何平衡等,这些问题对企业都意味着考验。

另外,无人零售单点规模小、品类不可能无限扩充,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对SKU的更新需求就低。

长期单一的SKU会造成用户的疲劳,这就需要极强的算法和优化能力,实时了解用户“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和“为什么",结合品类扩充、季节变换等外部环境因素,精确而敏锐地做好运营和常态化换新。

同时,无人零售的“无人"特性决定了在前端的视觉识别、防损、支付、误差干预等问题上,后台需要依靠算法和大数据规则,实现线上智能运营,线下有序执行。只有具备极致的运营效率,才能降低成本,也才有可能盈利。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