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流动照相馆"走俏 低价能否持续
“5元1张,10元3张,单反即拍即传,关注摄影师送精修"“拍立得9.9元1张,立等可取,多拍有优惠"“用相机记录美好瞬间"“春光无限好,为何不留存"……
这个春天,“万物皆可地摊"之风刮到了摄影圈,爱尝鲜的年轻人们又找到了新的副业——趁着好天气背着相机走上街头,走进公园、景区,用硬纸板支起一个摄影摊。价格实惠、灵活性强、出片速度快让这些“流动照相馆"受到了亲子、情侣等群体的欢迎。
年轻人摆摊“卖艺"
“这届年轻人在摆一种很新的地摊。"爱逛展会市集的北京消费者筱筱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意市集涌现,各个摊位售卖的商品或服务也丰富了许多。
“摊主们`各显神通',从现场画像、海娜手绘、用拍立得拍照,到体验修复文物的,什么摊位都有。最近摄影摊尤其火,绕着鼓楼走上一圈,就能遇到七八个。"筱筱表示。
今年春天,在北京鼓楼、玉渊潭公园、莲花池公园、海棠花溪,天津睦南公园、民园广场、桃花堤,西安钟楼,南京梅花山,苏州平江路等地,摄影摊已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北京热门景点兼职摆摊的95后业余摄影师小谢表示,自己主要是“跟着花期走",在节假日有空的时候,看天气和客流量决定要不要摆摊,靠这个副业多少赚了些跟朋友约饭、看电影的钱,摆摊时还交了不少新朋友——既有对他的摄影技术感到满意的顾客,也有几个聊得来的同行。
“周末摆摊挺热闹的,大家一起追梅花、山桃、樱花、海棠……几个相熟的摊主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摄影技巧,有时候客人多了顾不过来,还会互相搭把手呢。"小谢说。
这些一起摆摊“卖艺"的年轻人中有学生、白领,也有网红博主、自由职业者,摆摊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门。有人一心“搞钱",一次次“复盘优化"摄影摊的经营方式,实现了相对可观的收益;有人则是为了给自媒体账号引流,并不在意摆摊的收入,只是看到摄影摊火了,赶紧拍个视频;也有人单纯想要体验生活,顺便交个朋友。
摄影摊主心态各异
“赚的钱其实连路费都不够,但还是很开心。"在北京某高校读大三的摄影爱好者露露告诉记者,自己的摄影水平是“业余中的业余",所以打出了“5块钱2张,不满意白送"的招牌,选择的摆摊地点也是相对小众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城墙下的梅花、海棠很漂亮,我觉得可能会有人想要拍照留念。如果有游客想要用自己的手机找我帮忙拍几张也没问题,就当是在练习人像拍摄了。"露露坦言,自己的摄影摊生意冷冷清清,等了一个小时还没开张,于是自己的父亲就成了“第一位顾客"。
首次尝试摆摊,露露的勇气来自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在爸妈眼里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他们觉得收入无所谓,甚至就连提升摄影技术都是次要的,走出去跟陌生人交流,试着`推销'自己,对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露露说。
像露露这样不考虑收益,而只是为了锻炼社交能力、提升摄影技术,或者将其当成一种新鲜体验的年轻摊主并不在少数。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网友表示摆摊“就是图一乐,不靠这个赚钱",也并不看好把摄影摊发展为一门长期的副业。不过,也有一些博主称其靠摆摊摄影实现了“日入数百"的可观收益。
“生意最好的时候是拍樱花,一下午能入账四五百元。我准备了梯子,能拍出干净的背景,客人都挺高兴的,还有人主动约一小时跟拍,可惜后来这个公园不让摆摊了。"小谢告诉记者,很多摊主都有过被保安驱赶的经历,其中有人还面临罚款、没收道具等处罚,虽然自己对摄影摊的收入比较满意,但也有触犯景区管理规定的担忧。
据了解,不同的景区对摄影摊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北京颐和园在广播中提到了禁止摆摊摄影,但有摊主告诉记者,可能由于园区面积太大,很多区域并没有严格执行该管理要求;而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保安会制止游客开展一切未经允许的商业活动,将摄影摊视同卖气球、卖手工制品的小摊贩;还有很多景区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
“谁也说不清摄影摊能摆多久,先碰碰运气吧,要是不让摆就不摆了。"小谢说。
“白菜价"引发争议
从“一下午入账四五百元"到“收入无所谓",摊主们的悲喜并不相通。
随着“万物皆可地摊"之风刮到了摄影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兜售"摄影技术,“白菜价"“多拍有优惠"“送精修"逐渐变成了摄影摊的标配。
网友们对此反应不一,社交平台上最近也出现了不少“扰乱市场"“内卷"等质疑的声音。
“10元3张,还送精修?一个行业最怕的就是这种人,贱卖手艺,互相压价,最后谁都挣不到钱。"在一条分享摆摊经历的小红书笔记下面,有网友气愤地评论道。
也有全职写真摄影师在评论区表示,自己拍摄一套外景写真的价格在千元以上,“实在想不通这么便宜图什么",而且摆摊并不是没有成本,除了公园、景区的门票外,花费的时间、交通成本也应该考虑在内,“别说10块钱出3张客片,100块钱都不够折腾的"。
不过,摄影摊的摊主们纷纷反驳称,市场中千元以上的写真多是“套餐价",化妆造型、服饰及约定张数的精修服务都包含在内,写真摄影师付出的时间、精力远远超过“5分钟出片"的摄影摊,放在一起比价并不合适。作为业余爱好者,摄影水平与专业的摄影师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所谓的“送精修"只是简单调色、用软件一键修图,成片达不到写真的效果。
“就像理发有十块八块的路边摊,也有几百上千的高级美发店,丰俭由人,按需选择,其实没什么可`卷'的。"一位摊主表示。
对此,在北京经营竹南汉服写真·古风摄影工作室的写真摄影师俏俏认为,其工作室的主营业务和客群与摄影摊几乎不重叠,因此并不担心生意受到摄影摊的影响,也没有考虑过用这种方式引流。
业内人士表示,从事专业的写真拍摄是有一定门槛的,摄影师的水平才是核心竞争力,单凭价格不足以抢占市场。而古风写真顾客往往倾向于租用服饰,需要准备丰富的库存以供选择,相应的化妆造型也较为复杂,这更是摄影摊难以复制的。
不少网友也表示,虽然摄影摊的价格“足够亲民",但想要拍写真时仍会选择专业的摄影师,二者并不冲突。
“人家海鲜大酒楼从来没抱怨过卖酸辣粉的`卷'了他们。"一位网友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