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6 篇
13911 篇
478135 篇
16323 篇
11773 篇
3946 篇
6549 篇
1254 篇
75685 篇
37985 篇
12188 篇
1670 篇
2871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6 篇
3888 篇
5494 篇
云计算产业泛指与云计算相关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其产业链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行支撑层和应用服务层四个层面。基础设施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硬件基础设备的产业集合,以底层元器件、云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资源为主,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平台与软件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与运行提供基础平台和基础工具软件、应用开发软件的产业集合,主要以云基础软件、云应用软件等云平台与云软件资源为主。该层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上游。运行支撑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规划与咨询、云集成、监理、运维、培训服务的产业集合,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中游。应用服务层是指在云计算服务体系中提供云服务和云应用服务平台的产业集合,主要包括云终端和云服务。该层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下游环节。
云计算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达经济体对云计算给予了高度关注,把云计算看做是全球信息优势重组的机遇,列为未来战略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纷纷在政策、标准、政府应用等方面研究制定并出台云计算发展战略,加快部署国家级云计算基础设施,并加快推动云计算的应用,抢占云计算产业制高点。一些著名的国际信息企业也把云计算看做是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产业机遇,纷纷投入巨资开展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研究,以期在云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联邦云计算战略》,规定在所有联邦政府信息化项目中云计算优先,并在政府机构内部推广云计算的应用。相较于美国,欧洲属于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跟随者,欧盟制定了“第7框架计划(FP7)”,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英国已开始实施政府云(G-Cloud)计划,所有的公共部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G-Cloud平台来挑选以及组合所需服务。2009年5月,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透露日本提出了霞关云计划,计划在2015前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实现电子政务集中到一个统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上,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把云计算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把促进云计算研发和示范应用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任务。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江苏无锡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希望以试点城市为主要抓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模式。2012年9月18日,科技部公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启动建设“中国云”工程,希望可以通过建设国家级的云计算平台来对公共或者私有的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加以引导。在政府的大力推进和政策规范引导下,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全景布局已经初步形成,正在进入快速发展周期。
云计算发展需理清思路
要科学规划、引导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
在国内很多地方,建设数据中心动辄就是百万台新增服务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而在国外,云计算主要是整合现有服务器资源,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
发展云计算,一方面要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做好事先研究和整体规划,加强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指导产业有序发展,避免资源盲目投入。
发展云计算,首先要建立现有计算能力的资源存量清单,提供可用物理服务器数量和负载存量,摸清虚拟机或工作负载在整个可用服务器群中的智能分配资源量。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深度开发,从存量资源中开发云服务的增值价值。
对高性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慎重。高性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费用很高,运营费用昂贵。云计算具有无地域性特点,不需要每个城市、每家企业都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盲目投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只会导致新一轮的无效投资。在构建数据中心时,应注重如何将现有的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资源整合起来,充分论证有没有可供高性能云计算数据中心集成的基础信息资源,可用的定向需求,或可长期应用的客户资源,让现有分散的计算机设备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软件改造降低云计算基础设施投入。
要抓住“应用落地”这个重点
云计算技术开发的重点在于对云资源价值的深度应用,用户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核心拉动力。只有在深度应用中,云计算的价值能量和增值服务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开发与显现。云计算典型应用不足,将可能影响政府长期投资云计算产业的决心。
云计算应发展更应注重以需求和业务应用为驱动的模式,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发云技术及周边技术,加强产品及服务的研究开发,促进云服务的多样性应用,推动云计算在大规模科学计算、工程计算、商业计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游戏与动漫及个人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迅速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云计算应用及服务布局体系。在应用中彰显和开辟云服务的价值能量,积极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开拓出云服务巨大的市场空间。
要促进企业向云计算转型
要大力加强云计算应用平台建设,丰富和优化云应用软件和服务的开发环境。应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云计算服务的应用中,支持云计算相关企业从自身比较单一的发展模式向新兴的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模式转变,并积极探索向云计算服务模式转变。通过在云计算服务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联盟,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资源,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推动云计算产业的良性发展。
要确保信息安全
云计算当前最重要、最核心的风险是国家安全风险和企业经济信息失控风险。必须认识到云计算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加强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深化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防范等与云计算相关的信息安全服务工作。推动云计算模式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构建安全认证体系,为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提供支撑,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中国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近年来,云计算及其相关应用连续5年平均22%的强劲增长,也给相关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震动。
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中国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