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阶段性转移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段美娟 加工时间:2019-07-20 信息来源:东南大学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转移路径;;转移特征;;影响因素;;空间计量
摘 要: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高技术产业转移特征。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经历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兴起于美国硅谷,进而转移到日本、德国等国家,随后转移至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地区),最后一次明显的转移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开始纷纷转移至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国内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区域之间的禀赋及经济不平衡,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明显。为了推动各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国家层面以及省级层面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随着区域之间劳动力、土地、政策等要素的异质化不断增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开始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两个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阶段性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二、影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各要素在何种程度影响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区际转移。首先,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国际转移,通过计算区域重心得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空间路径。之后采用EG指数及区位熵指标对1978-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转移特征,并描绘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空间演化路径。其次,本文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区际转移的特征进行归纳,表现为多条路线并行转移、动态平衡式转移、集聚式转移三大特征,利用具体的案例对每种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在上述研究中,对于演化路径研究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阶段性,动态式平衡转移进一步从中观层面研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演化。然后,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本文从推力、拉力、阻力三个角度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建立普通面板计量模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选取了29个省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重庆与四川省合并计算)1989-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两种计量方法的实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技术差异、科研强度、交通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政策等因素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转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各个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要遵循产业转移路径的基本规律,吸引多地区产业转移;二是注重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三是加强转出地与转入地的联动,积极推动两地产业重构;四是防范产业转移风险,提升产业的自我创新能力。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