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汽车分时租赁;;监管;;回应型规制策略;;法律制度
摘 要: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作为共享经济和出行结合的新型交通方式,是城市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捷、灵活、高效的特征为个人出行选择以及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在我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诞生于2011年,2015年之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至今其发展历程仅7年左右。当前,我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政府对行业的监管,都尚处于探索阶段。行业秩序有待建立,与之相关的监管制度亟需完善。新业态在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然而,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未能及时出台,现有的法律制度很难对汽车分时租赁做到有效监管。目前,针对该行业的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监管模式滞后、诚信机制缺失、承租人身份查验机制不完善、安全责任制度不严格等。结合前述问题,本文将对域外部分国家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现状和监管制度进行考察和分析,借鉴其成熟的监管经验。比如,在制度设立上采用回应型规制策略、在监管模式上探索新路径、注重上下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充分分析我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和吸收域外国家针对汽车分时租赁监管的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的监管提供有益思考。本文认为,监管制度的完善应坚持以鼓励创新、保障秩序为法律目标,兼顾城市汽车租赁市场整体效益与公平的原则。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本文提出确立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承租人身份查验制度、建立租赁经营者和承租人信用评价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分时租赁统一的服务平台,完善政企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保险赔付机制等。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