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伏岭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单位:陈芳,CHEN Fang(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王登红,WANG Deng-hong(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杜建国,许卫,余有林,汤金来,DU Jian-guo,XU Wei,YU You-lin,TANG Jin-lai(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胡海风,HU Hai-feng(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
加工时间:2013-12-15
信息来源:岩矿测试
关键词:伏岭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Fuling granite;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early Cretaceous
摘 要: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周边已发现很多矿床(点).为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伏岭岩体地表新鲜花岗岩样品两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采于伏岭岩体小昌溪单元的过渡部位的粗粒钾长花岗岩的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70) Ma(n=14),MSWD=1.7,可以代表小昌溪单元的主体成岩年龄;而采于伏岭岩体的饭蒸尖单元边缘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的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9±1.1) Ma(n =8),MSWD=1.06,不能代表饭蒸尖单元主体成岩年龄.测试结果与前人野外填图事实相矛盾,这可用岩体由边部向中心逐步冷凝结晶的事实规律得到解释,亦可解释为二者分别代表了岩体的成岩年龄和侵位年龄.伏岭岩体为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较前人所得结果老10 Ma左右.本次研究采用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精度更高,因而更能代表岩体主体形成年龄,研究认为今后有必要开展伏岭岩体与周边矿床(点)成因联系的研究,这对于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