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1 篇
16079 篇
9268 篇
3868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6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2 篇
玻璃旺季不旺,如何过冬?
10月底,有玻璃行业人士曾感慨“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生产成本维持在相对高位的同时,玻璃却在跌价;玻璃跌价的同时,走货却并不旺。由此他预判,未来3个月,玻璃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进入11月后,尽管很多原片生产企业开始调涨,但下游企业按需补货,成交情况一般。短期厂家调价亦趋谨慎。
“金九银十"的玻璃传统需求旺季,却表现出旺季不旺的现象,下游需求疲软,这个冬天该怎么度过?广州期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秀分析认为,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当前浮法玻璃企业的利润正不断下行,目前处于薄利状态,如果利润一直走低,会有更多窑龄较长的玻璃生产线停产冷修。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盘面运行至成本线以下时,不仅为生产企业检修提供了有利时机,企业还可以巧用期货工具,通过盘面买保或买入交割,以满足常规的现货订单需求。
“过山车"的原片价格
今年以来,玻璃现货价格波动较大。反映到期货盘面上,一季度玻璃期货呈震荡偏强走势;二季度在下游需求较好及低库存情况影响下,盘面呈震荡上行;三季度受需求下降、库存累库、宏观数据转弱的影响,盘面后期呈震荡下行走势。
王一秀分析,上半年复产浮法玻璃生产线较多,产能增量明显。随着7月产量的不断提高、房产政策的趋严,房企资金持续紧张,加之疫情、洪水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库存逐步呈现持续累库的趋势。当前库存量已突破往期高值,创历史新高。
“后期如无大幅检修,开工及产量仍将处于高位。"王一秀表示,当前窑龄超过8年未冷修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当前在产产能的12.5%,窑龄超过12年未冷修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当前在产产能的3.54%,后期应关注玻璃厂冷修情况。
需求方面,房地产企业资金面仍在持续收紧,土地储备意愿及能力均有明显下降。从最新数据来看,近期在资金紧张下新开工同比降幅明显,后期或仍偏弱。汽车产量同比呈下滑趋势,且产销率低于往年同期。
“房地产资金政策有所放松,资金面或有转好可能,但在预售资金管控仍较为严格下,房企资金仍较为紧张,需求或仍偏弱。"王一秀提醒,后续应关注房地产政策最新变动情况。
长期行情仍然存在
据了解,目前北方地区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玻璃企业成本已经达到2200元/吨至2300元/吨以上,而部分企业5mm大板现货价格已跌至2000元/吨以下,利润持续被压缩。
山东某玻璃企业负责人认为,一旦亏损加剧,生产线的停产放水会在冬季形成一个小高潮。受冬季燃料价格上涨和销售淡季的影响,厂家一般也会选择在冬季停产冷修。
11月15日,安徽芜湖信义玻璃有限公司两条日产90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山东淄博金晶集团一条日产600吨浮法线放水冷修。
“现在的市场在进行一个自然的寻底过程,这个底,应该是在大部分企业跌破成本线、全行业开始出现亏损的时候,在跌无可跌之后,才会迎来反弹。"上述玻璃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有减产停产的预期,价格的底是多少,要看11月供暖季之后的玻璃行业的平均制造成本。冬奥会之后,明年3月的市场会出现一个复工高潮。这对于玻璃企业来说,是值得期待的。
而在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看来,房地产调控边际趋于稳定,竣工端对玻璃的需求虽然迟到终究会来;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城市更新需求无论从需求量还是从持续性来说都足以成为新建商品房之后新的玻璃需求增长点。玻璃的长期行情仍然存在。
巧用期货工具,提高抗风险能力
今年1月,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原因,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玻璃)无法向江苏、安徽两地的客户如期交货,正大玻璃副总经理庞溥军心里很着急。
“后来我们在期货上做了一些买入,把买入的玻璃从湖北运送到客户的手中。"庞溥军说。因为当时已是阴历年年底,买入的原片价格较低——1700元/吨。
正大玻璃平时给这些客户发货都是一车30吨,需要一车发一车,但当时有一位客户综合考虑期货盘面价格走势及春节后的需求,要求一次发5车玻璃。结果这5车玻璃一直用到了4月份。在这一过程中,玻璃原片价格快速上涨。
“他很高兴,哪怕自己不做加工,把玻璃卖了,收益也非常高了。"庞溥军在11月16日举办的正大玻璃产业基地线上会议分享了上述案例。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是尝到甜头的客户经常给庞溥军打电话,交流怎么利用玻璃期货工具,为自己的经营助力。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期货盘面运行至成本线以下为生产企业检修提供了有利时机,企业可以通过盘面买保或买入交割,以满足常规的现货订单需求。"魏朝明表示。
海南朝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刘慧钊认为,玻璃原片企业的生产量是固定的,但玻璃价格会一直波动,生产厂家既要保证自己能够消化掉每天的产量,同时又有稳定销售价格的期待,这一需求就可以通过期货来满足。中游的玻璃贸易商则可以通过玻璃期货来优化库存管理,在玻璃价格上涨时利用期货进行货物储备,建立虚拟库存。在价格下跌、现货流通性较差时,可以通过期货降低库存贬值的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对于下游玻璃加工厂来说,最重要的是赚取得稳定的加工利润。然而,在原片价格大幅波动时,加工厂如果不能很好地锁定原片成本,就会面临亏损风险,甚至不敢接单。在今年上半年玻璃原片价格普涨时,很多下游加工企业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刘慧钊举了一个虚拟案例:某玻璃钢化厂在今年6月接到下游企业4万平方米的5mm门窗用钢化玻璃订单,加工利润2元/平方米,交货时间3个月。
该钢化厂担心接单后因为原片上涨导致亏损的情况再次重演,但又苦于资金和库房限制,无法马上囤够足额的原片库存。恰逢此时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80元/吨,该钢化厂选择在期货市场买入25手,锁定原料价格。在随后的加工过程中,随着订单的交付,加工厂平掉了相应的期货多单。
通过此次操作,该钢化厂不仅避免了后续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亏损风险,还节约了囤货的资金成本。同时,因为期现货价差的回归,加工厂还能额外获得0.5元/平方米的超额利润。
“通过期货可以让加工厂简单易行地锁定原片成本,稳定加工利润,更好地提升加工量,最终提升玻璃深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刘慧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