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宫颈糜烂及HPV16/18E6的表达关系研究
作者:马洪达;刘丽;尹利荣;时扬;孙俊杰;王宇全 作者单位: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天津医药》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肿瘤;癌;人乳头瘤病毒16;人乳头瘤病毒18;癌基因蛋白质类,病毒性;免疫组织;化学
摘 要:目的:研究肉眼拟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其组织学诊断及人乳头瘤病毒16型(或18型)E6蛋白(HPV16/18E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年龄为18~65岁的肉眼观为宫颈糜烂的患者100例,分为宫颈轻度糜烂组(30例)、中度糜烂组(41例)、重度糜烂组(29例),光滑组100例(对照组).分别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作出病理组织学诊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测定宫颈组织中HPV16/18 E6表达情况.结果:(1)各组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正常、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Ca).各组间疾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INⅡ、CINⅢ及Ca随着疾病严重程度亦呈增加趋势.(2)宫颈光滑组、轻度糜烂组、中度糜烂组及重度糜烂组的HPV16/18 E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1.0%、26.7%、31.7%及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光滑组与轻度糜烂组及中度糜烂组、轻度糜烂组与中度糜烂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重度糜烂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肉眼拟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其组织学诊断多样化,糜烂程度越高,发生宫颁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可能性越大,HPV16/18 E6的表达水平亦有随之升高的趋势.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