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作者单位:王艳忠,操应长,葸克来,WANG Yanzhong,CAO Yingchang,XI Kelai(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宋国奇,刘惠民,SONG Guoqi,LIU Huimin(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山东东营 257015)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石油学报
关键词:孔隙度演化;成岩流体;储层;碎屑岩;东营凹陷;porosity evolution;diagenetic fluid;reservoir,clastic rock;Dongying depression
摘 要: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和烃源岩生排烃史的匹配关系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但是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在埋藏过程中多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演化复杂,导致地质历史时期储层孔隙度恢复极其困难.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中深层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含砾砂岩、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确定储层胶结-溶解序列和成岩流体性质演化序列以及各成岩作用发生的地质时间及其相应的古埋深,而后拟合储层铸体薄片面孔率-显孔隙度函数关系,利用铸体薄片求取各类次生溶孔、自生矿物对储层的增(减)孔量贡献值,进行胶结-溶解序列约束下的孔隙度反演回剥;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岩石的正常压实图版,对反演回剥的孔隙度进行机械压实与热压实校正,恢复储层实际孔隙度,从而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碎屑岩储层实际孔隙度演化曲线.利用该方法恢复的储层孔隙度演化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相结合,能够为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富集区的预测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