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施罗德料至2025年美元中国债占亚洲美元债七成

加工时间:2020-02-25 信息来源:证券、财经新闻
关键词:施罗德;美元;中国债;亚洲美元债;
摘 要:
内 容:  施罗德亚洲及新兴市场企业债券主管许子峰表示,相较于债市,中国的股市起步得较快,在九十年代,红筹已开始进驻港股市场,然而及至千禧年,主导亚债美元市场的仍然是印尼及韩国等地。到了2007年,在亚洲的美元债券市场中,中国仍仅占7%左右。其后随著中国经济进一步膨胀,债市亦开始百花齐放,时至今日,相关美元中国债券已占总体亚洲美元债券市场超过60%,预计到了2025年,占比更会进一步增至70%,成为亚债的最主要力量。
  及后,中国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在2010年开始,创造了不少投资机会,而随著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及债券通等投资渠道日益成熟,外资终于渐渐进入在岸人民币企业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集中于国债,但同时企业债的机会也不错。
  在投资中国人民币在岸企业债券时,笔者建议大家可留意以下四大点。首先是信贷质素,一直以来中国拥有自己的信贷评级,直至数年前大部分债券都获AAA级,被指价格未能完全反映实际风险。某程度上这种批评是正确的,事实上中国政府近年已积极改革市场,容许国际评级机构进入内地市场,而随著近年中国债券市场也开始出现违约事件,市场趋向自由化。如今,中国的AAA评级的企业债券已逐步降至占企业债总体约六成。
  其次,相对于美国以资本市场主导,内地的企业债市仍然由银行主导,令债券的性质与贷款相似,容易形成了价格错配。虽然市场规模很大,流通量仍低。随著中国的资本市场日渐开放、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慢慢提高,这种情况将逐渐改善。
  第三,是中国的企业债市仍然以「由上而下」主导。举个例,在2015年油价下跌时,市场「不理好丑」纷纷沽售整个能源行业的债券。相较之下,国际的市场倾向由下而上地投资,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亦可分出优异者及差劣者,这种情况引申不少的投资机会。
  第四,中国有不少科技都领先世界,尤其是在大数据、量化运算方面,但在债券投资方面,大部分仍然相当「人性化」,交易效率相对慢。债券通的出现使交易系统化,也渐渐跟海外的机制接轨。
  *低息环境下显得吸引*
  整体而言,中国的债券市场尚待发展,但相较以往已有很大进步。在低息环境下,笔者认为中国债券颇值得投资者留意。为了寻找高收益,有些投资者会转战一些较小型的前缘市场,既然如此,何不在市场规模大、且估值不贵的中国寻宝?
  目前中国美元债券企业组合的收益大约是4至4.5厘,相比之下,环球平均信贷评级为B级的新发行债券,普遍收益率低于5厘,前者可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高质素的人民币企业债也有助分散风险。目前经济虽不至于陷入危机,但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仍然严峻,历史告诉我们,在金融危机后如1998年、2009年均是投资企业债券的好机会。
  总括而言,近10年间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亚洲债市的重点,而且机会处处,但要了解当地的投资文化及风险,才能平衡当中的机遇与风险,投资者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士代劳。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