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汽车邮政研究(1927-1940)
作者:尹楠 加工时间:2019-06-19 信息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邮政;;汽车邮政
摘 要:中国近代邮政事业在民国建立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民众选择外出谋生,人口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的广泛传递,邮政业逐渐成为传递消息的首要选择。邮政业务逐渐增多,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传统的邮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邮递任务需要,邮件运输耗时长、效率不高、受天气影响,邮差工作负担过重等等问题都亟待解决。随着西方文明的深入,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的汽车也传入中国,为改变中国传统运输方式提供了新的机会。邮政总局于1917年最先在天津采用汽车投递市内邮件,此后汽车邮运快速发展起来。最初邮局和汽车运输公司签订合同,由专业的运输公司进行邮件运输工作,后因输运需求快速增加,邮局对于汽车运邮的管理也多有不便,1936年后开始决定自备长途运邮汽车。汽车邮政事业开始后,邮政总局在业务处下设置了运输、机务、设备三课,分别掌管相关事务;地方上,地方邮政管理局是最高管理机关,在各地区实行分段汽车组织系统,在管理局下方,设有运输股、零件库、修理厂和各地汽车站,各部门协同合作致力于提高汽车运邮的效率。汽车邮政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完备的政策规章。邮政总局在交通部的统领下,获得了公路局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配合,对于在路上行驶的运邮汽车行车给予便利,同时为了规范汽车邮运过程中的行为,邮政总局也发出了多项通令,对于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都做了注解和应对方法。在人员管理方面,邮政总局在相关人员的招雇、培训、薪资待遇、工作内容以及思想教育方面都有着详细的章程。修理厂和零件库也有着属于自己部门的相应守则需要遵守。随着抗日战争的持续,各地运输事业逐渐紧张,汽车邮政有一些新的变化,1940年,邮政汽车开始允许在不影响正常邮运工作的同时允许搭载邮政相关人员及家属。截至1940年底,汽车邮政事业在全国后方14个省区均有发展,汽车邮政相关设施也逐渐完善,配有规范的修理厂和零件库,汽车站点的分配也趋于合理,车辆数目呈上升趋势,行车状况随受战乱影响,但也能稳步改善。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