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6 篇
13911 篇
478135 篇
16323 篇
11773 篇
3946 篇
6549 篇
1254 篇
75685 篇
37984 篇
12188 篇
1670 篇
2871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6 篇
3888 篇
5493 篇
目前,全国已经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53万个,据安邦(ANBOUND)农业研究团队的田野调查,由于集体农场具有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因此需要有新的经营主体,这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不是农业企业中的农业工人,也不是农业投资者和农业企业的管理者,而是农业的生产经营者。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一般农民的特点,一是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二是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三是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四是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新型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这样就与非农民区别开来。相对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一般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二是具有职业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一辈子的工作,而且后继有人,不搞短期行为;三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发展家庭农场的关键。为了使家庭农场真正由新型职业农民来经营,当前就要对国家政策扶持的家庭农场选用经营者设置门槛,实行家庭农场经营资格准入制度,只有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劳动者,才能成为这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者,以此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扩大。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