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创新开放
摘 要:
内 容: 沈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9月3日,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桃仙国际机场口岸,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医药")从捷克进口的240千克“尼麦角林"顺利通关。
进口药品首单“落地",沈阳“只有进口药品、没有药品进口"的历史彻底终结,区域对外开放辟出新通道、打开新局面。
推进高水平开放,沈阳片区创新“引擎"轰鸣。
今年4月,我省首笔线上保函业务在这里完成;6月,东北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管理企业落户;7月,沈阳片区两条创新举措入选国务院37条经验“榜单",启动全国推广……
与相继推出的创新举措相呼应:今年前7个月,沈阳片区全口径税收、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2.7%和42.66%,在全球疫情形势下实现逆势而进。
现象背后,沈阳片区始终聚焦、持续发力制度创新,对于高水平开放的推动引领作用集中凸显。
着眼开放探索首创性改革
秉持创新基因,践行开放使命,沈阳片区挂牌运行3年多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加强东北亚开放等战略定位,在全面完成省总体方案赋予的115项试验任务同时,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试验,加快补齐开放短板。
针对企业发展和人员对外交流的实际需求,沈阳片区与沈阳海关密切合作,创新推出“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和“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服务举措。
新监管模式下,企业未经加工的保税料件实现在集团内不同企业、不同加工贸易手(账)册间自行调拨,手续办理时间由原来约1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企业一年受益保税货物货值超过5400万美元。
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则打破信息壁垒,统一纳入外事、科技、教育等多项政务服务功能,运行一年多来已为1.3万余人次完成业务办理。目前,沈阳片区累计形成4项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成果、40项全省推广制度创新经验,开展了东北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开出全省首张电子营业执照,完成首个保税航油业务、首单进口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等首创性探索。
线上线下筑平台夯实支撑
当前经济稳定与复苏,需要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开放合作。而这样的需求,在小微经济群体中表现得尤为迫切。
8月25日一早,在沈阳片区举行的一场电商赋能培训会还未开讲,台下早已座无虚席,还有十余名小微企业主是刚刚得到信息急忙赶来的。
随着我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跨境电商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沈阳片区紧抓契机,释放沈阳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创新优势,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重要载体,加快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
目前片区内已建成运行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拼多多、微信支付等网上商城及物流、支付企业成功接入;组建跨境电商企业联盟,建设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跨境电商保税仓,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集聚跨境电商企业123家,引进直播电商企业27家,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线下实体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去年4月封关运行,已进驻沈飞民机等企业120余家;沈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8条智能查验分拣线,日通关能力居东北首位;东北冷鲜港正加紧打造集冷链物流、贸易服务、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加快构建海陆港联通、服务辐射东北的保税冷链物流网络。
嵌入产业链畅通“双循环"
在当天的通关现场,沈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正立足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和优势,以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为重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而自贸试验区,是提升要素市场内外联通效率、畅通“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审时度势,借势发力,沈阳片区增强制度创新的产业结合度、需求匹配度、市场契合度和实施精准度,将创新探索深度嵌入产业链中,构建并释放区域开放吸引力。
中国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片区开放能级提升,是公司决定进驻的重要因素。去年底,沈阳桃仙机场口岸获批药品进口口岸。今年3月份,中国医药“云签约"落户。
首单通关后,进口药品将不再“绕道"北京等口岸而直抵沈阳。可计算的物流成本利好之外,这还将为沈阳、辽宁医药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药品大流通、大循环,加快融入国际市场,打开重要通道。
同时,沈阳片区还通过创新产业合作模式,聚力提升开放水平。规划建设中日产业园,引进日本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项目;规划建设中韩“两城双园"项目,启迪科技城项目落户片区内,“镜像"项目落户韩国首尔;成立国际商会总部基地,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商协会达成合作……
中国开放不停步。沈阳片区矢志创新、擘画未来,加快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新前沿,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贡献自贸力量。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