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钱兆洋,王赞鑫,姜月梅,魏民新,QIAN Zhaoyang,WANG Zanxin,JIANG Yuemei,WEI Minxin(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300052)门剑龙,MEN Jianlong(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天津医药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肝素,低分子量;因子Ⅶ;von;Willebrand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D-二聚体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后VII因子(F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根据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时间将60例OPCAB 患者随机分为A、B 组.于术前及术后4、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发色底物法检测FVII和vWF,双抗体夹心法测定PAI-1,免疫渗滤法检测D-dimer.术后1、3个月门诊复查D-dimer,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4 d 2组患者FVII降低,vWF和PAI-1升高,均于术后14 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 0.05).D-dimer术后4 d~1个月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时降至接近术前水平.且除术后14 d、1个月B组明显低于A组外,其余时点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OPCAB后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凝血、纤溶亢进状态,术后延长低分子肝素使用时间对FⅦ、vWF和PAI-1在术后14 d内变化影响不明显,可降低D-dimer.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