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0 篇
478060 篇
16312 篇
11771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63 篇
37919 篇
12169 篇
1667 篇
2869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王欧: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正向“哑铃型"转化
“我们似乎正进入一个颠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时代。"在第九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上,华兴资本集团顾问、原中投私募股权业务投资总监王欧表示,在宏观经济和政治等各种风险因素的叠加下,全球经济目前正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传统经济学的CPI、失业率、道琼斯指数等指标似乎已经不足以指导我们穿越经济危机。
他指出,在宏观层面,全球经济正进入二战以来最无序的时代。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过去二三十年全球长期、持续的流动性泛滥,带来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一二市场估值倒挂和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正陷入债务怪圈,面临日益恶化、“似乎已逐渐失控"的债务危机。这些债务包括:金融危机前的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分负债、金融危机中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了挽救本国经济而导致大幅上升的政府负债等。
三是持续的负利率时代。王欧指出,近几年,全球越来越多经济体进入长期的负利率时代,比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及政府的政策利率均为负"。传统金融学逻辑已经很难对此进行解释。
在全球宏观经济整体的不确定下,中国经济也逐步进入新常态:一方面,中国GDP增速从此前的两位数降到个位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高速但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随着中国生产成本持续提高,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此前企业过度依赖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粗犷式发展模式正逐步被淘汰。这为传统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家们带来一系列压力。
另一方面,过去十年,中国以互联网模式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行业高歌猛进,诞生了很多新经济龙头企业,这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估值涨得飞快。不过,近期Wework、Uber等新经济独角兽在美国市场遭遇IPO后估值泡沫破裂等困境,类似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影响已经从美国市场传回到中国,给中国新经济企业和市场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些新常态也对中国的PE/VC带来巨大影响。王欧指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发展是因为海外管理人将美元等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模式带到中国。不过,因为中国经济彼时处于高速增长的特殊发展时期,为此诞生了成长型投资这种独特的投资模式。
王欧表示,在中国经济特殊的高增长阶段,企业能依托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快速成长。这带来两大影响:第一,少有人愿意卖掉企业控股权,所以几乎不存在并购市场;第二,当可以投资好的成长型企业时,投资人不愿意冒更多风险进行早期投资,所以早期VC较少。这导致此前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形态更多是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大的是成长型基金。
而在美国市场上,广义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基本呈现哑铃型:早期VC投资和晚期并购投资居多,并购投资规模远大于早期VC投资,少有成长公司投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美国市场上,VC进入的企业基本就可以上市,企业的成长阶段多在上市之后完成"。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无法简单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粗放式增长。同时,过去几年人民币与美元长期的流动性泛滥传导到国内市场上,使得成长期投资标的的估值快速度上涨,但A股持续低迷,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PE/VC面临更多压力。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基金开始分化,向前端VC和后端并购阶段移动。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形态开始向哑铃型转化,但和美元市场不同的是,“这个哑铃型是VC大"。王欧预测,未来中国并购市场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他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是资金和LP推动的。最近几年,由于资本市场制度不同,机构投资者属性特点的差异等,人民币基金市场正逐步呈现出和美元市场脱钩的趋势,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开始走出和美元市场不同的业务模式。“未来几年这种趋势还会加剧,作为GP(普通合伙人)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王欧表示,资管新规后,人民币PE/VC市场进入寒冬阶段。随着市场化资金退出,目前市场主要的资金来源都“带着国字号",这些资金特点在于“不完全以回报驱动,可能更看重地方招商等",它们会影响人民币GP的行为模式。他表示希望市场化人民币LP(有限合伙人)能尽快归来。
不过,相比资管新规,他认为今天人民币基金面临的很多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币基金的GP前一个十年没有给LP带来好的回报。“GP想让LP放心把资金交给他们管,最核心地是向后者证明自己有投资能力,能带来好的回报。基金的DPI(即投入资金分红率)是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特别是人民币机构未来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王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