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氧合指数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萃; 杨金亮; 徐霞; 石福霞; 张兵; 孟思璠; 黄惠斌; 李鹤; 高楠; 赵利利; 陆镇涛; 王学勤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北京中医药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改良俯卧位通气;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 要:目的 评估改良俯卧位通气(PP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氧合指数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6月3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收治的56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俯卧位通气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改良组,各28例;根据治疗时间又各分为6 h组和12 h组,各14例。常规组每隔2 h改变头部方向1次,治疗结束后还原平卧位;改良组每隔2 h交替翻身,治疗结束后还原平卧位。对比各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结果 各组干预后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改良12 h组、常规12 h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6 h组、常规6 h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常规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92.86%(26/28)高于改良组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常规12 h组、改良6 h组、改良12 h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5.7%(12/14)、100%(14/14)、57.14%(8/14)、78.57%(11/14),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常规12 h组、改良6 h组、改良12 h组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分别为21、58、14、36处,评分分别为(1.71±1.33)、(7.14±3.21)、(1.43±1.55)、(3.14±2.11)分。常规组压力性损伤评分(7.35±3.92)分高于改良组的(4.00±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组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数量、压力性损伤评分均高于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12 h组压力性损伤评分高于改良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压力性损伤评高于改良6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V干预12 h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但长时间PPV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改良后的PPV可减少因长时间PPV而造成的压力性损伤。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