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9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人们都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2011、2012年钢铁业寒冬的洗礼下,钢铁行业发生了诸多深刻的变化。上海的型材市场,也悄然经历着“政变”。
一方面,是马钢、莱钢、津西、日照四大主流钢厂资源占比的进一步“萎缩”,另一方面,是二三线钢厂资源的迅速“崛起”。上海,这个曾经的全国型材集散地,如今其地位虽有所削弱,不过,透过该钢厂资源的变化,或可管窥一豹。
“政变”悄然上演:四大主流钢厂“落寞”二线资源“崛起”
据了解,2012年之前,上海型材市场一直由马钢、莱钢、津西、日照四大钢厂所把控。
然而,就在去年,在整个钢铁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型材市场也在悄然上演着“政变”,即在资源纷繁杂乱的市场中,二、三线资源逐渐占据上风,四大钢厂的资源占比则一度缩减。
据我的钢铁网对“上海市场工角槽钢钢厂资源占比情况”的调查,2012年,唐山地区等下差资源占据库存的39.27%,其次是马钢资源(25.68%),再次是日照(16.62%)、宝得等钢厂的资源,莱钢已经几乎“淡出”申城。
H型钢方面,马钢、莱钢库存占据一半以上的局面也一去不复返。去年,上海市场H型钢钢厂资源占比中,马钢占23%,而莱钢的份额则仅为6%。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二三线钢厂资源的迅速“崛起”。
据我的钢铁网库存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4月26日,宝得、天柱、新泰这三家钢厂的资源,已经占到整个上海市场库存的40%以上。我的钢铁网型材主编朱红飞指出,如果算上莱芜金丰的资源,马钢、莱钢、津西、日照“四大”主流钢厂的资源,已压缩到50%以下。
他表示,就在今年年初,上述“四大”主流钢厂(马钢、莱钢、津西、日照)的资源,尚且能占据“半壁江山”。然而,随着各大钢厂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市场认可度提高,更多贸易商选择了订购宝得、天柱、新泰等钢厂的资源。于是,就有了这些“外来者喧宾夺主”的一幕。总体而言,这一事实背后,既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
贸易商的选择:“抛一线,转二线”
在2012年里,贸易商降库存的最大手段就是减少订货量,而这也正“成就”了更多一单一议的“新晋”钢厂,由此上海型材钢厂资源所占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上海H型钢市场的一大特点便是,商家亲睐成本低、资金占用量小的低价钢厂资源。
朱红飞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随着生产国标H型钢的厂家越来越多,贸易商也有更多的选择,且“新晋”钢厂为了获得市场的认可,往往选择优价以搏销量。“这样一来,就有了鞍山宝得、唐山天柱、山西新泰这三家钢厂表现的机会。这个机会出现的时机又恰到好处,即正赶上银根紧缩、贸易商资金紧缺之时,那么这一价格优惠、下差在国标范围之内的钢厂品种,便受到了商家的亲睐。”
目前市场上少部分商家依然坚守着马、莱,主要基于他们看到一线钢厂资源在市场中的稀缺状况,且终端客户对马钢、莱钢等高端产品也有一定需求。
不过,津西、日照两大钢厂的资源,则显得颇为尴尬。一方面其“不太情愿”与新晋资源“为伍”,另一方面又无法与马钢、莱钢资源抗衡,“一番纠结之后,无奈顺应了低成本的要求,市场报价已经跟随宝得、天柱等钢厂。”
此外,朱红飞指出,钢厂到货成本与市场售价之间的差异,是让贸易商“抛一线,转二线”的重要动力。以马钢与宝得两大钢厂为例,宝得资源不仅仅在成本上显著低于马钢,且其利润空间也较为可观。据其初步统计,今年4上旬,马钢盈利空间约为-50元/吨,而宝得的资源仍有十几元的盈利空间。
吨钢利润600元已成往事
过去,货源充足、规格齐全,是上海型材商家取胜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在钢市低迷,需求未能真正改善、资金紧缺背景下,维持低位库存则成为商家首选。
朱红飞表示,在2012年里,上海型材市场的整体库存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据其介绍,去年型材的总体库存最大时为21万吨左右,与2011年相比,其平均库存下降幅度在25%左右。因此,“上海型材集散地地位的削弱,主要表现为型材库存量的下降”。
他认为,鉴于商家备货热情减弱,“除非有一波明显的上行行情到来,否则整个市场的库存量,有可能再次被压缩。这或许只是一个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或许会蔓延到整个国内的H型钢市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型材库存资源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以H型钢市场为例,目前其整体库存约在4万吨左右,而其中的2万多吨,集中在三家贸易商手中,“也就是说,三家贸易商的库存,已经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那么价格的话语权也就无意外的向着这些商家。”自然,大户的报价便成为主流流通资源的价格,因此,其价格的透明度将越来越高,涨跌频率也越来越高。
而随着价格越来越透明,型材的利润则越来越低。市场分析师坦言,如今螺纹钢经营者甚至可以为了10块钱“东挪西凑”,而型材市场的代表产品——H型钢也渐渐进入了这个“状态”。
在过去的钢铁行业“黄金十年”里(即2001-2010年钢铁业快速扩张期),吨钢平均利润曾高达300-500元。而H型钢的利润,也曾一度高达600元/吨。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环境变化,这种辉煌已成为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的型钢产能,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据了解,仅2012年,就有邯钢138万吨的产能产线投产,再有天柱钢厂资源进入市场,外加新泰钢厂120万吨产能的H型钢产线,正加大力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