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梢小蠹的室内饲养及隐蔽期生活习性的观察方法
作者单位:段兆尧,DUAN Zhao-yao(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杨子祥,王健敏,和玉华,YANG Zi-xiang,WANG Jian-min,HE Yu-hua(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加工时间:2013-11-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关键词:云南切梢小蠹;松木段;人工蛹室;饲养方法;Tomicus yunnanensis;pine timber segment;artificial pupal cell;rearing method
摘 要: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 and Faccoli)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et)的主要害虫之一[1],该虫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滇中地区大面积危害,以后蔓延至云南省15个州(市)65个县,迄今已导致6万多公顷云南松林死亡[2-5].2008年以前,该虫曾经长期被认为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1].与大多数小蠹相似,云南切梢小蠹钻蛀在树皮与边材之间,终生潜伏生活,只有新成虫羽化后的短暂时间飞离树身,在林中活动、觅食、交配,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