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甘肃干沙鄂博稀土矿床成矿介质演化过程:来自包裹体的信息
作者:李葆华;陈晨;董晓燕;黄增保;高昆丽;傅太宇;郑惠; 加工时间:2018-06-19 信息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流体-熔体包裹体;不混溶作用;稀土矿床;干沙鄂博
摘 要: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石英、萤石、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对甘肃省干沙鄂博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成矿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床中发育大量包裹体,按室温下的成分相态特征,将其分为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气液H_2O包裹体、气液CO_2包裹体、CO_2-H_2O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气液H_2O包裹体、含子矿物的CO_2-H_2O包裹体等7种类型。在成矿过程中,包裹体组合从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变化,反映了成矿介质经历了从岩浆→岩浆+热液→热液的演化过程。在岩浆-热液成矿期,流体-熔体包裹体大量存在,以及富H_2O相CO_2-H_2O包裹体与富CO_2相CO_2-H_2O包裹体密切共生,表明成矿时曾经发生两次不混溶作用,早期岩浆-热液不混溶作用导致萤石和REE-氟碳酸盐的晶出,而CO_2-H_2O不混溶作用引起了硫化物的沉淀。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