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青泽451C~3;毛型紧密赛络纺;双排打孔皮圈;成纱性能;适纺性
摘 要:羊毛纤维吸湿性强,保暖性优,织物具有多种独特风格,其手感滑糯、光泽柔和自然,且富有弹性,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毛织物的轻薄化已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毛纤维更细,毛纱的纱支更高,毛纱强力、毛羽、条干等指标达到比较好的水平,从而使纺纱成本增加。而紧密赛络纺技术可以提高毛纱品质,降低原料成本。因此本文在青泽451C~3毛型紧密纺细纱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单排打孔皮圈改进为双排打孔皮圈,探索紧密赛络纺技术在毛型设备上的应用:首先,分析了青泽451C~3毛型紧密赛络纺系统的结构和集聚装置的关键部件的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纺纱机理、集聚机理以及双排打孔皮圈延伸段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纤维束的凝聚宽度由打孔皮圈的孔径控制,打孔皮圈两排孔径的间距决定两根纤维束的间距;自清洁系统由异形吸风管、撑架和皮圈构成,其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结构,皮圈回转过程中的孔径伸缩使其具有自清洁作用;集聚区气体流动主要有固定作用和集聚作用,气体流动产生的气压差使皮圈产生向吸风口凹陷的形变,对纤维束的集聚有辅助作用,另对于不同的细度纱线的纺制,存在最佳的负压区域、合适孔径的皮圈;双排打孔皮圈延伸段对纤维束的汇聚点和纱线具有托持作用和摩擦作用,使汇聚点一直保持在偏斜区域,输出钳口到汇聚点间的纤维束存在捻度,使更多的纤维捻卷进入纱体,从而使纱线形成类似股线结构,纱线成纱质量得到改善。然后,采用传统环锭纺、赛络纺、紧密纺、紧密赛络纺四种纺纱方法纺制毛纱,纱线性能的对比研究表明,紧密赛络纺纱线在外观性能、强伸性、毛羽方面都得到改善;以双排打孔皮圈型号为单因子的纺纱实验表明,对于纱线强伸性和毛羽指标,双排打孔皮圈型号宜选孔径较大的皮圈,对于纱线条干指标,双排打孔皮圈型号则应根据纱线细度来选择;双排打孔皮圈延伸段对成纱质量影响的纺纱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延伸段可使成纱毛羽明显减少,使纱线强度和条干略有提高,但是不显著。第三,纺制nm60纯羊毛纱线和nm35羊毛/涤纶混纺纱,进行单因子探究,分析了双排打孔皮圈、钢丝圈、捻系数和吸风负压四个工艺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原因,并选取3个关键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利用方差分析法和综合指标分析法处理所测实验数据,最终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纺纱实验。纺制nm60纯羊毛纱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捻系数为95,吸风负压为30mbar,双排打孔皮圈型号为6c3;纺制nm35羊毛/涤纶混纺纱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捻系数为90,吸风负压为33mbar,双排打孔皮圈型号为6c3。最后,针对腈纶纤维在毛纺的广泛应用,对比了在多种纺纱方法下腈纶纱的纱线性能,结果表明:腈纶纤维在青泽451C~3毛型紧密赛络纺细纱机上有可纺性,紧密赛络纺腈纶纱的综合成纱质量有明显改善。对比了腈纶紧密赛络纱和纯羊毛紧密赛络纱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腈纶紧密赛络纱的整体改善程度不如纯羊毛纱,青泽451C~3毛型紧密赛络纺细纱机更适宜纺制天然纤维原料,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纺制纱线研究了双排打孔皮圈对腈纶纱线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排打孔皮圈型号对腈纶纱线成纱质量的影响规律与纯羊毛纱相同。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