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吸附性能及孔隙结构特征——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作者单位:薛华庆,XUE Huaqing(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北京10008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河北廊坊065007;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河北廊坊065007)王红岩,刘洪林,闫刚,郭伟,李小龙,WANG Hongyan,LIU Honglin,YAN Gang,GUO Wei,LI Xiaolong(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河北廊坊065007;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河北廊坊065007)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石油学报
关键词:页岩;含气量;吸附能力;比表面;孔径分布;shale;gas content;adsorption capability;specific surface area;aperture distribution
摘 要:四川盆地昭通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的TOC含量和现场含气量测试显示,下段页岩含气性好,储层也具有可改造性.利用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等温吸附实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等实验研究,发现页岩中干酪根纳米级孔隙发育,孔径主要分布在2~60 nm,是页岩比表面的主要贡献者.页岩与干酪根的吸附-脱附曲线形态也说明了这一现象,两者基本相似,都具有明显的滞后环.而页岩中黏土也具有一定比表面积,其含量与页岩的比表面不存在相关性.因此,TOC含量增加,页岩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饱和吸附量变大,使得含气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