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婧;奚望;殷亮;李伟;申华;王志农; 加工时间:2017-04-09 信息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血流动力学;心脏瓣膜手术;机械通气;镇静
摘 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30例和丙泊酚组(P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舒芬太尼0.15μg/(kg·h),P组给予丙泊酚1.2~3.0 mg/(kg·h)+舒芬太尼0.15μg/(kg·h)。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70~85、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3分为镇静目标。分别于术前(T_1)、心肺转流(CPB)结束后2 h(T_2)、术后4 h(T_3)和术后12 h(T_4)测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BIS值、RASS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动过缓、躁动或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后的BIS值与R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静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差异,MA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T_2时间点,P组的MAP小于D组(P<0.05);在T_3、T_4时间点,D组心指数(CI)高于P组(P<0.05,P<0.01)。在T_2、T_3、T_4时间点,P组的动脉血乳酸含量较D组升高明显(P<0.05,P0.05)。两组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AP下降、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过程中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其用于术后镇静可降低躁动或谵妄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更适合用于心脏瓣膜术后镇静。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