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在过去的一个月,光明乳业涨势不错,27个交易日里大涨了47%,位居5家上市乳品企业同期涨幅榜之首。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作为国内乳业巨头之一,光明乳业幸免于8月份国内乳企危机事件,又逢国内奶粉行业重组序幕以及近期液态奶涨价之风,受到机构资金追捧。
基金增仓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截至8月15日,6个月内共有25家机构对光明乳业的2013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13年净利润为4.5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44.89%,大部分机构看好公司业绩前景。
据记者了解,机构对光明乳业的看好直接表现为增仓。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累计有23只基金重仓持有光明乳业,持股数量达到1.32亿股,和今年一季度 20只基金重仓7506.54万股相比,增加了5708.46万股。更为甚者,去年四季度重仓光明乳业的只有6只基金,累计持仓也只有4423.5万股。
“毛利率高,净利率低是看好光明的核心原因。 ”今年5月,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在伊利、蒙牛、光明三大龙头公司中,光明毛利率最高 (35.12%),2012年高出蒙牛10多个百分点,高出伊利5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8月份国内乳业遭遇了继“三聚氰胺”后最大的危机,光明乳业因为幸免而备受市场资金追捧。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8月8日,光明乳业累计上涨47%,重仓的23只基金账面累计浮盈8.33亿元。其中,易方达价值成长因重仓最多浮盈也颇丰,高达2.25亿元,7月份以来回报率为10.59%,排名同类基金前1/5,华商系三基金累计浮盈1.63亿元。
奶业重组契机
8月16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在等待国务院批复《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力争到2018年年底,培育形成3-5家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十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超过80%。
对此,长江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国内奶粉业重组过程中,那些有资金及平台优势的上市公司能够以股权、现金及其他金融创新方式为兼并重组铺路,将会是最大受益方。 ”
显然,作为国内乳业三大龙头公司之一,光明乳业将从中受益匪浅。
值得关注的是,光明乳业产业收购重组已是先行一步——布局新西兰奶源地,其控股公司成功上市,收益颇丰。
光明乳业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公司 (SynlaitMilkLimited)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光明乳业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其39.12%的股份。按照7月23日新莱特收盘价,光明乳业投资新莱特获利超过4亿元。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海外产业整合的乳企,光明乳业在2010年7月宣布以8200万新西兰币收购了新西兰5家独立牛奶加工商之一的“新莱特”,主要从事奶粉生产加工业务,利用先天资源优势进军国内高端奶粉市场。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表示,“国内大部分原料都被蒙牛、伊利占据,因受这两大国内乳企的压制,光明乳业被迫寻找出路,另外看中了新西兰的奶源与成本优势,收购新莱特在海外建立供应稳定、质量优良的原料供应基地和生产平台为其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
据悉,目前新莱特主要为光明乳业生产旗下高端婴幼儿奶粉培儿贝瑞。
行业研究报告称,目前培儿贝瑞在国内销量一般,不过随着国家整顿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推进,很多进口洋奶粉或将退出中国市场,将留出部分市场,这将给培儿贝瑞发展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