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80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7 篇
3821 篇
5293 篇
协同高效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出台与实施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尤其是在打通省际“断头路"的问题上,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一市三省边界多条“断头路"建设全面启动,并有可能在2020年实现省界处1—2公里范围的“断头路"现象基本消除。 就在上海披露规划“第三机场"后,苏州、南通、嘉兴、松江等地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苏州市政府再三表达了这个愿望。 建设苏州机场的理由很多:作为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的城市,苏州在航空运输方面需求巨大、增长旺盛;上海两大机场趋于饱和,且按照规划预期,上海需要增加机场;空间布局优势明显,可与上海航运高效对接,等等。 不过,综合考虑地方需求、区域机场饱和等情况,“第三机场"的建设还需要国家层面、民航局层面进行充分论证。 由于不同地区行政主体的政策和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分散的行政权力没有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作支撑,那么必然会发生各种或明或暗的冲突或矛盾。 在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对于双方的需求,都比较好谈,随着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入,很多障碍可能凸显。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韦伟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上海合作办,一直到现在,应该说收效甚微。这个中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打破一体化的制度障碍没有根本做到。" “现在省际间分化得很厉害,区域分化在加剧,我们就要搞区域一体化对冲区域分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也认为,“一体化的关键是制度一体化,这是难点。" 从法律与规划的顶层设计,到各参与区域的充分协商,再到1956年以来数十年间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最终形成仅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拥有35%的人口、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40%的全球知名产业经济带。 2018年11月,四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各自省份的《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并且,苏浙皖三省人大的《决定》,都以法律形式支持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调苏浙皖各扬其长。 借助推动城市群实现一体化,来挖掘和增加新的发展动能,否则城市会最终丧失发展活力。纽约、伦敦、巴黎及东京等城市群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阶段。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8年)》指出,长三角地区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性,生产力布局有重复和一定的盲目性,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突出。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目标,相关城市在固有经济布局和新经济均面临重新调整的情况下,必须再次审视自身在一体化框架下的定位与发展。(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