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医养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加工时间:2014-12-24 信息来源:EMIS
关键词:医养融合;大势所趋
摘 要:
内 容: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社会。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老龄化水平达14.9%。预计到2052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占到总人口数的1/3,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在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满足众多老龄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养融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不但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的问题。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它不但能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而且还能实现“老有所医"。

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并对进入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9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这些政策有利的推动了我国“医养融合"的快速发展,上海、深圳、江西、山西等地已相继开始了“医养融合"的探索之路。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医养融合"在探索过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缺乏配套政策措施。“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纳入医保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一大阻碍,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其次,部门衔接问题。目前我国养老、医疗、医保是由民政部、卫生部、社保部三大部门分而治之,这使得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不能融合,“医养融合"不能顺利推进。再次,资金问题。对于微利的养老机构来讲,医疗相关的软硬件建设无疑是一笔较大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或者考虑引导社会资本进行投入,从而推进“医养融合"的发展。最后,人才问题。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的一大瓶颈,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专业、规范的“医养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医养融合"将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大势所趋。“医养融合"作为养老产业的新模式,一方面能够使医院的专业优势得到更大更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能为老年人的医疗、康复提供保障路径。未来“医养融合"要想走得更好更远,还需要在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不断加强努力。“医养融合"的探索之路,不仅仅是依靠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来保驾护航。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