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辽宁棉业现代化研究(1861-1931)
作者:田一雯 加工时间:2019-06-19 信息来源:渤海大学
关键词:近代辽宁;;棉业;;现代化
摘 要:棉业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工业现代化的象征。辽宁地区是近代中国比较特殊的一个区域,它曾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被长期封禁,又是东北最早开放的地区和中国最早沦陷的区域,而1860-1931年的70年也是殖民势力与军阀势力并存的时代。因而,辽宁地区的工业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并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而棉业也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部门。论文从19世纪60年代营口开埠写起,描述了辽宁棉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大致脉络,对其现代化发生的条件和所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以进一步探究辽宁棉业在东北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辽宁棉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辽宁地区的气候因素和地理条件为植棉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成为棉业现代化的基础。劳动力的增加、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资金和技术的流入合力促进了本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成为推动棉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场经济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近代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以及民间掀起的倡用国货运动也成为促成棉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辽宁植棉业、棉纺织业以及棉业市场的现代化过程。从生产和流通两大角度进行探讨,试图完整地展示1861-1931年辽宁棉业现代化的全过程。第三部分论述了辽宁棉业现代化对当地经济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分别从促进棉纺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变化、商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早期现代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工业、农业和商业三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阐释了辽宁地区棉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