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供需或将基本平衡

加工时间:2019-11-11 信息来源: 财新新闻选编
关键词:国内;天然气;供需;
摘 要:
内 容:

       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供需将基本平衡,但华北市场用气高峰时,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同时还要警惕极端天气、意外断供等应急状况。

  多位业内人士在11月8日于北京举行的冬季天然气供需形势论坛上作出上述预测。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区传统的供暖季,这5个月的天然气供需情况也一直备受关注。

  从天然气需求角度看,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孟亚东预测,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需求约为1450-1500亿立方米之间,预计同比增长约5%-8%,较2018年供暖季的增速下降接近一半。

  孟亚东指出,之所以预测今冬明春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同比大幅下滑,主要考虑国内今年“煤改气"力度放缓,尤其华北城市,在实行“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的政策同时,还在寻求利用其他能源,这均对天然气需求及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公开表示,截止今年10月底,京津冀“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万户,“煤改电"、集中供热、地热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过50%,更加突出多种方式替代,力争较大程度缓解天然气保供压力。

  除了“煤改气"进度放缓外,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武洪昆在会上表示,今年工业用天然气增速偏低,前9个月,工业用气占总用气量的37%,但增速仅6%,工业用气增速放缓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升级、环保安全检查等因素影响。

  需求增幅放缓的同时,供应量却在大幅增加。孟亚东预测,今年供暖季天然气总供应量约为1438至1450亿立方米。其中,“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准备的合同气量接近1400亿立方米。同时,锁定的现货资源以及煤层气等商品气量约为40多亿方。主要由于今年国产气增储上产速度比较快,储气库采气能力上升,加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网将于今年12月投产,这些都使得天然气供应量有所增加。

  武洪昆则表示,今年以来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充足,前9个月同比增长19.5%。此外,中国海油将加大LNG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推动力度,以提高保供水平。

  另据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最新披露,由于新互联互通工程投产,陕京管道总最大日输气能力可达2.6亿立方米。2019年11月15日至12月底,其总输气量将达到90亿立方米,管输量同比增49亿立方米。陕京管道是中石油向北方地区的供气主力,截至目前其送气量已达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量的一半。

  2013年6月,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要求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煤改气"相关事项被提上日程。近年来为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及治理大气污染,工商业“煤改气"进程加快,也促使天然气需求不断提高。

  2017年,京津冀地区大规模推动“煤改气",但由于供需未完全匹配使部分地区出现气荒。(详见财新周刊《气荒教训》)

  在气源难以保障的情况下,2018年“煤改气"推行的力度开始有所减弱。在国家能源局2018年末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煤改气"“以供定需"和“以气定改",先落实气源再实施改造,当年用气紧张的程度较2017年有所缓解。

  2017年和2018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分别为2373和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速分别为15.3%和18.1%。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