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械通气;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效果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ARDS患者的血管外肺水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09~2016-09我科收治需要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SIMV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ARPV机械通气(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PaO_2、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通气时间。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通过观察之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在24h、72h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6.2±1.7)d,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组(8.5±1.7)d,明显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比对照组小,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方面,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使用ARPV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降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