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汽车消费税;;负外部性;;汽车保有量;;征收环节
摘 要:小汽车是我国消费税中重要的一个税目,汽车消费税最早出现时的功能定位除了筹集财政收入以外,最主要的是调节收入分配。在早期,汽车行业并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并不富裕的时候,汽车属于奢侈品,购买汽车的往往是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消费成为了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也正从“奢侈品”逐渐向“生活必需品”转变。在汽车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汽车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例如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而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交通事故。因此,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负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税的政策设计使汽车消费税的功能定位在矫正汽车负外部性方面开始有所体现。我国汽车消费税从开征以来进行过的几次改革,主要以增加大排量汽车和豪车税负为主,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鼓励人们选择小排量汽车购买而减少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希望以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排量汽车数量的增加。本文对汽车消费税进行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我国当前汽车保有量情况,发现汽车所带来的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方面的负外部性。第二,通过纵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的历史沿革找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税税制设计的着重点,并结合我国汽车市场情况研究汽车消费税政策效应,分析我国当前汽车消费税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部分。第三,横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相关税费的设置差异。结合以上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优化税率档次划分依据;细化中排量汽车税率档次划分;加重中高排量汽车消费税税负;调整征收环节;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