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江西九瑞坳下地区矽卡岩的矿物化学、氧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潜力探讨
作者:徐耀明;蒋少涌;朱志勇;周巍; 加工时间:2018-08-06 信息来源:岩石学报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坳下;矽卡岩;矿物化学;氧同位素
摘 要:江西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重要的铜金资源产地,近年来地勘单位在该区西南部的坳下远景区发现物化探异常,并布置钻探工作,在奥陶系白云岩与隐伏黑云母花岗斑岩侵入体的接触带上,揭露了矽卡岩和矿化。本文以这些矽卡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电子探针及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氧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来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形成坳下矽卡岩的热液流体,进蚀变阶段温度为516~663℃,平均597℃,氧同位素值(δ~(18)O_(Fluid))为9.3‰,偏还原性;退蚀变阶段温度为263~317℃,平均290℃,氧同位素值(δ~(18)O_(Fluid))为-4.9‰,偏氧化性。与九瑞的武山、东雷湾、邓家山等矽卡岩矿床相比,坳下镁矽卡岩组分更高,发现了以往九瑞地区的矽卡岩矿床中未见的橄榄石、金云母。经综合分析,认为高盐度的、较热的、氧化性弱的岩浆热液,与稀释的、较冷的、氧化性强的大气降水的流体混合过程,是坳下矽卡岩及其矿化的形成机制。这一过程,对形成有价值的矽卡岩型矿床非常有利,在九瑞矿集区后续的勘查工作中,应关注侵入体与奥陶系白云岩接触带形成的镁矽卡岩相关矿床,以及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硅钙界面处受到岩浆热液叠加形成的层状矿体。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