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创升级版:最大限度松绑科研人员“人财物"权限
加工时间:2018-09-26
信息来源:证券、财经新闻
关键词:江苏;科创;科研人员;权限
摘 要:
内 容: “最大的变化是,在领取报酬的时候,不需要再凭票报销了,换句话说,作为项目负责人可以直接向参与者发现金了。"9月25日,江苏某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这是国家级智库的制度优势之一。但对地方来说,怎样更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让区域内的科教资源更好转化为推动经济成长的动力。
根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等精神,在经过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研究讨论后,江苏于今年8月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这是该省自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同类型会议。
此后,由江苏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牵头,实地走访了省内100多家重点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高新园区和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召开了40多场调研座谈会,用系统化思维分析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江苏省包括上述《通知》在内的3个系列文件将从10月1日起贯彻落实,以深化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
从三个文件可以看出,江苏这一轮科技创新的关键,仍是人财物权限的下放。
建立容错机制
从2018年起,综合衡量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江苏正在对生产力布局进行新一轮调整。
按照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要求,江苏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26条"、“知识产权18条"等含金量比较高的政策举措,发挥改革对创新发展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乐夫指出,从全省的产业集聚和人才引进看,最大的问题在于“有高原少高峰"。
因此,改革第一步的着力点在于“科研管理体制",以“实现从重过程向重结果的转变"为导向,重点对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进行改革优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一领域的改革包括在经费预算环节大幅简化科目数量,省级项目可自主调剂全部预算科目,不受比例限制等。
特别是在经费的使用环节上,扩大了直接费用列支范围,允许劳务费中发放退休返聘、编外人员相关费用支出;作为计提,省级自然科学类项目间接费比例提高到30%。如上文所述,这意味着可以采用直接“发现金"的方式。
而从管理角度出发,采取同行评议方式,注重中长期创新绩效,放松了“年检",实行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备案制,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和实施周期三年以下的项目,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三年以上的,原则上只开展一次。
另一个着力点在于扩大高校院所的科研自主权,进一步简政放权。其中,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定时,将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同等对待,而横向经费,则允许高校院所自主确定使用范围和标准,不纳入单位预算。并且,可以统筹使用事业编制,允许高校院所采取直接考核方式公开招聘急需的顶尖人才。这极大释放了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纵向课题主要来自国家级,横向主要来自地方和企业,过去高校评职称等特别强调纵向项目的占比,这让很多从事横向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比较吃亏。"上述国家级智库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江苏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金永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权限下放后,赋予了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组建团队、调整技术路线方案、安排经费开支、自主调整直接费用全部科目的经费支出。这些事项不需要省级部门审批,并且,上述安排和调整均可作为项目验收(结题)、评估评审或审计检查等依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考虑到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科研创新中的“司法案例",江苏规定,对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失误,尽到职责的,不作负面评价并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通过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的,免除因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作价入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发生投资损失的,不纳入资产增值保值考核范围。
“过去的一些案例多发生在成果转移中,因为市场化,很多人的行为处于可松可紧的状态,但实践过于严格,带来了一些制约创新的负面影响。"独立税务师赵泽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释放人的创造性
所有的创新要素中,最为关键的是“人"。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不久前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江苏人才“有高原缺高峰"现象比较突出。反映到产业上,则是企业数量较多,但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不多。
“对顶尖人才执行顶级支持计划。"江苏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一处处长黄楚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充分赋予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自主权,顶尖人才可自主组建团队、自主支配经费、自主使用设备、自主决定技术路线。
为此,将全面实施科技企业家支持计划,组织科技企业家赴海内外学习考察、对接合作、投资并购等,着力培育一批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人的创造性要“释放",首先要向用人主体放权。根据规定,支持事业单位设立一定比例的动态岗位,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三年周转期内享受事业身份待遇,期满后采取双向选择的“非进即走"机制。
再者,则是为人才“松绑"。省级宏观指导,建立人才、科技项目申报查重及处理机制,推进评审结果互认、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申报,逐步实现人才、产业、科技等项目集中评审、集成支持。同时,通过补贴人才的“以奖代补"方式,为企业减负。
总体上,一是培育扶持企业家成长,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领军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发展,建立平台型公司,提供科技服务、创业孵化、产业集聚、风险投资等方面服务,带动更多人才创新创业,助推上下游企业发展。推动公共检测检验、专利信息数据等政府资源,向平台型公司开放,为平台型公司发挥带动作用提供便利。
保障成果转化
从发展角度看,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最后都指向了科技成果转化,促使产业与科技的融合。
根据江苏的方案,为保障成果创造和转化,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明确2019?C2021年,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保持年均10%以上增幅,苏南国家自创区内的设区市保持年均12%以上增幅,到2020年,省、市、县三级财政科技总投入达500亿元,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00项以上。
从方法论上看,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突破点集中在重大成果创造、转化,遴选顶尖领衔科学家,尤其自主确定研究方向、团队和经费使用,对企业研发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由省成果转化资金给予同等力度支持。
在激励措施上,大幅增加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允许省属高校提取20%作为奖励经费,将在省内转化成果的收益奖励比例提高到70%,同时规定2年内未转化的,在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采取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
目前,江苏省已明确了22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创新平台的名单,其中,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群最多,有4个;前沿新材料集群和核心信息技术集群各3个;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集群和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集群各2个。
段雄指出,重点创新平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项目,而是围绕每个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布局建设的创新链和服务链中的一批功能平台组合。
根据纲领性文件的明确规定,江苏省有关部门在2018年年底前制定实施细则,省属高校院所在六个月内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要做到政策可操作、可考核、可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