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凹陷BZ35/36构造高硫原油特征及运聚方向
作者单位:傅强,刘彬彬,付晓伟,郭涛,马文睿,FU Qiang,LIU Binbin,FU Xiaowei,GUO Tao,MA Wenrui(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200092)夏庆龙,XIA Qinglong(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塘沽300452)周东红,ZHOU Donghong(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塘沽300452)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石油学报
关键词:高硫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充注;油源;黄河口凹陷
摘 要: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6构造沙河街组、东营组及BZ35构造东营组产出中—重质高硫原油,其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黄河口凹陷其他构造所产原油有显著差别.通过姥/植比、伽马蜡烷、C24Te/C26TT、C29 20S/(20S+ 20R)、C29pp/(ββ+αα)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分析,认为上述2个构造所产高硫原油与紧邻黄河口凹陷东部的庙西凹陷高硫低熟原油具有亲缘性.庙西凹陷的高硫低熟原油由NE向SW方向充注,黄河口凹陷的低硫成熟原油则向相反方向充注,由于2个凹陷均有较强的生烃潜力,处于2个凹陷油气充注路径上的BZ36、BZ35构造聚集了来自黄河口凹陷与庙西凹陷烃源岩生成的原油.通过与同类型高硫原油的类比,初步认为该类型高硫低熟原油的母岩形成于干旱强还原及生物繁茂的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