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吉林省出入境8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及LM ddPCR方法的建立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单增李斯特氏菌;ddPCR
摘 要:目的:了解吉林省出入境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进出口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进行dd PCR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方法的建立和优化。方法:1.2014年、2015年吉林省出入境8类食品中微生物检测(1)该项研究对2014年、2015年吉林省出入境食品1668份进行微生物检测。样品包括肉制品、乳及乳制品、豆制品、粮食及粮食制品、饮料和矿泉水、水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即食果蔬品共8类。其中2014年样品574份,2015年1094份。(2)采集方法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3)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10,对采集样品进行4项微生物检测。(4)统计方法:检测数据应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对各项指标评价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X2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推断,α=0.05。2.微滴数字PCR(dd PCR)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方法建立(1)增菌培养(2)以单增李斯特氏菌的Hly 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微滴数字PCR(dd PCR)方法。(3)对dd PCR反应中的探针浓度进行优化,验证所建方法的特异性、敏感度、定量限和检出限。结果:1.1668份8类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肉制品727份,占43.6%;乳类及乳制品207份,占12.4%;即食果蔬类98份,占5.9%;豆类及豆制品97份,占5.8%;水样187份,占11.2%;饮料及矿泉水102份,占6.1%;粮食及其制品178份,占10.7%;饲料及添加剂72份,占4.3%。2.2014年样品中肉制品、饮料及矿泉水、粮食及其制品、饲料及添加剂、水样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而乳类及乳制品即食果蔬类、豆类及豆制品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2015年样品中肉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样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而乳类及乳制品、即食果蔬类、豆类及豆制品、饮料及矿泉水、饲料及添加剂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1668份样品菌落总数的检测检出48份,总合格率为97.12%;其中,水样合格率最低,为80.75%;豆及豆制品、乳及乳制品、即食果蔬类合格率最高,为100%。3.1596份样品进行了大肠菌群的检测,检出15份,总合格率为99.06%;肉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为98.76%;豆及豆制品、乳及乳制品和饲料及饲料制品合格率最高,为100%。各类食品大肠菌群合格率2015年较2014年均有所提高。4.754份样品进行了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测,检出5份,总合格率为99.34%;乳及乳制品合格率最低,为98.55%;豆类及豆制品、即食果蔬类合格率最高,为100%。各类食品的霉菌及酵母菌合格率2015年较2014年均有所提高。5.1481份样品(水样按检测标准无该检测项目)进行了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其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出率最高为1.21%,其次为沙门氏菌为1.19%,金黄色葡萄球菌0.55%,阪崎肠杆菌0.48%,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志贺氏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01,P<0.05),其中,除饲料及添加剂、水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