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新常态”呼唤政绩考核改革
加工时间:2014-11-06 信息来源:EMIS
关键词:新常态;政绩考核;改革
摘 要:
内 容:

中央领导提出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为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和思考框架。不过,“新常态"也对国内的各种政策和考核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如围绕地方GDP考核问题目前就出现了日益突出的矛盾。

“新常态"之下,中国政府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按道理说,相应的政府经济考核目标也应该进行调整。不过,目前的政府经济考核目标仍实行的是“一刀切",中央考核省里,省里考核市里,市里考核县里,县里再考核乡镇,都是同一套指标体系和考核思路。不管不同的地方经济差别多大,资源禀赋如何不同,产业构成有多大差别,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都是同样的政府考核标准,结果引发了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官员抱怨,这样的考核很不科学。据安邦(ANBOUND)掌握的情况,现在除了少数省份开始实施不同的县域经济考核体系,绝大多数地方的考核体系仍未改变。

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考核,从每年11月进入考核旺季,在各个工作条线,上级政府相关人马纷纷到下级政府考核,至12月达到高峰,基层政府疲于应付考核,压力很大。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在多个地方进行田野调查时了解到,不少地方政府官员都在呼吁,迫切希望中央改革GDP考核制度,使得考核与当前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以及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相适应。

不少地方官员表示,中央提出“新常态"的战略概念非常正确,过去三十年经济一直高歌猛进,留下的问题不少,的确该放缓速度,注重提升发展质量。不过,地方也对在“新常态"之下如何发展感到困惑:在新常态背景下,地方经济工作的抓手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用什么样的考核体系?需要的发展环境有何变化?对这些问题,地方官员普遍表示没有答案,工作缺少方向感。

更让地方官员不适应的是,在反腐败背景下,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严厉审查,也让他们普遍感到压力增大。以刚刚结束的全国土地财政审计为例,所有审计都从2006年开始,回溯8年时间。不少地方官员称,这肯定会揪出不少历史问题,但这种审查没有考虑历史背景,很多土地问题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应该放在具体环境下去考虑。如果中央代表带着指标任务来审计,这会引发不少的问题。此外,全国土地审查对地方政策的否定太多,如在政策标准上,认定只有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才算数,省及省以下的土地政策都属违规,这对地方来说很不公平。种种规定之下,基层官员都在等新的土地政策明朗,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干了。

有基层官员反映,当前的反腐败和审计流程,与过去的干部评审有很大不同,不仅有纪委和检察院的参与,还有人民银行的参与(据称是要查官员的存款),此外还将信访工作都列入考核目标。信访问题当然有地方政府做得不好的地方,但与此同时,各地职业缠访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出于维稳的考虑,地方对于信访投入了大量财力与行政资源,一到重要时点,维稳立刻成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有时一个上访家族能影响一个镇的政府工作开展。政府想花钱买平安,但实际上很难真正买到平安。

对地方发展来说,需要各种各样的环境,比如招商引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但对于官员来说,干部环境的影响最大。在“新常态"之下,地方的干部环境变化很大,有不少基层官员的积极性受挫,找不到方向。有地方官员表示,现在的考核审查制度下,有能力的官员容易出事,没有能力的官员则很安全,这样很快会形成逆向淘汰,导致大量能力平庸的官员位置最稳定。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全面调整,与之相适应,中国应该在官员考核机制和地方发展环境上做出调整,这是保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