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上海商业街区功能空间集聚与演化研究
作者:宋吉祥 加工时间:2019-06-19 信息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商业街区;;商业功能;;空间集聚;;演化趋势
摘 要:本文结合经济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商业街区功能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探讨商业街区功能空间集聚形态与演化发展趋势,并深入分析商业街区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商业街区功能集聚的层次性。本文分为六个章节,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第一章、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是相关概念解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商业街区、商业区位、商业集聚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内容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其中第三章主要是回顾上海开埠以来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评析上海商业街区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主要是对上海四条样本商业街区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商业街的餐饮主导型、购物主导型、休闲娱乐主导型等商业功能的集聚形态与演化趋势,并揭示商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主要是利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商业街不同类型网点的空间关联强度,并揭示商业街功能集聚的层次性。第三部分内容为第六章,主要是本文的主要结论、未来的研究展望。通过对上海商业街区功能集聚形态与演化趋势深入分析,本文认为:(1)南京东路、五角场商业街区功能形成多核心的集聚形态,功能演化趋势较为明显,依旧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田林路、龙茗路商业街区功能分别形成条带状、多团块状的核心集聚,功能演化趋势较弱,商业街发展较为稳定。(2)南京东路、五角场街区商业集聚规模都有减弱趋势,但集聚强度却明显上升,商业街注重立体化空间发展,注重提升大型商厦集聚吸引力。田林路街区由于部分商业网点拆除影响,商业集聚强度和规模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龙茗路街区商业网点实现了小幅增长,商业集聚强度和规模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3)消费群体、交通、规划定位等是推动不同等级商业街区集聚发展的差异性因素。外部性经济效应、消费者行为等是推动商业街区集聚发展的共性影响因素。(4)时装服饰、日用百货、正餐餐馆是商业街区的核心层;化妆品、美容养生、珠宝、小吃店等是市级商业街区外围层,影院、KTV、游乐健身等是社区级商业街区外围层;酒吧茶室、文具图书、建材家居等是商业街区的相关支撑层。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